周雪盦乞题浮岚作雨石供为九云石之一

非烟非雾埋晴旭,亏蔽景光森雨足。

一卷之石吐氤氲,雪浪无奇艮岳俗。

即今旱气烛东南,孑遗遍祷流滋甘。

傥置坛场历郡国,眼穿活我比瞿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石的景象,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自然之美。首句“非烟非雾埋晴旭”形象地写出雨后的朦胧,仿佛是晴朗的旭日被轻烟薄雾遮掩,显得神秘而静谧。接着,“亏蔽景光森雨足”进一步强调了雨水的充足,使得光线变得阴沉,增添了深邃的森林气息。

“一卷之石吐氤氲”运用拟人手法,将石头赋予生命力,形容其在雨后蒸腾出水汽,犹如画卷般生动。诗人以“雪浪无奇艮岳俗”赞美这块石头的不凡,艮岳是北宋皇家园林,这里借艮岳的雅致来衬托石头的高洁和独特韵味。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现实,诗人陈三立借此表达对干旱的忧虑,希望降雨能滋润大地。“即今旱气烛东南”描绘出当前的干旱状况,而“孑遗遍祷流滋甘”则表达了人们祈求雨水降临,带来甘霖的愿望。最后两句“傥置坛场历郡国,眼穿活我比瞿昙”,诗人想象如果这石头能置于祭祀或祈祷的场所,甚至遍布各地,它就能像佛陀瞿昙那样,给人带来生机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象征,既赞美了雨后山石的美,也寄托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祈福,体现了陈三立深厚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12)

陈三立(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法相寺樟亭

劫末重过抚一亭,雨中漏入万峰青。

虬枝历与雷霆斗,鸾盖馀遥罔两停。

游侣飘零兼死去,老怀郁勃遂沉冥。

天留把臂牵肠地,壁记犹堪照数声。

形式: 七言律诗

峥庐楼夜

灵峰俯招人,老惫久乃至。

荒荒墓旁庐,去住自移世。

拂拭网丝榻,敢忘鼠衔泪。

暝色接江海,渺然一身寄。

缺月生楼头,光浮万松气。

浸入苍烟窟,变灭荡层吹。

野水出蛙声,共我肝肠沸。

环环众壑影,漾漾孤灯味。

竹丛把茗碗,露下湿秋思。

窥廊夔魅空,冷抱星辰睡。

形式: 古风

胡宗武琴初之母汪太夫人六十寿诗

紫江好兄弟,才名瞻由偶。

所自今成国,家风播人口。

岿然翘女宗,慈俭犹龙守。

赁庑揽胜区,娱抱天能厚。

吹嘘湖山气,辉寐插箕斗。

二子解养志,浊世不受垢。

秋清飞鹊笑,桂馨澹流户。

仰接初阳台,餐霞千万寿。

形式: 古风

送刘幼云

皇云遘屯邅,丕变竞兴学。

四方被声教,绣衣出差错。

坐图昧根据,廷谋脱羁缚。

东邻弦歌盛,望洋指先觉。

裹粮遣就之,翕合饱咨度。

虚往而实归,群公亦垂橐。

刘侯鶱腾姿,影海耸片鹗。

爰整关中驾,过憩浔阳郭。

乡井有斯人,夙心契冥漠。

把袂奋谈舌,灯摇涕欲落。

邹鲁道经天,万冶护其跃。

刮磨发光精,九州可照爚。

沉沉龙养渊,浩浩鱼纵壑。

因时为污隆,阖辟在筦钥。

恢疏慎所持,族命顾有托。

飘鬓庐峰旁,积痗写一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