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宝珥朝分浅靥妆,双鬟初试越罗裳。
花前祇恐春无力,不道春愁可断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女的装扮与春日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
首句“宝珥朝分浅靥妆”,描绘了少女早晨精心打扮的情景,使用了珍贵的珠宝(宝珥)装饰,浅靥妆则暗示了她清丽的面容,展现出一种精致而温柔的美。
次句“双鬟初试越罗裳”,描述了少女初次尝试穿着越地所产的丝绸衣物,双鬟则是古代女子常见的发型,整体形象显得既新奇又优雅。
接着,“花前祇恐春无力”,通过“祇恐”二字,表达了少女对春日的敏感与担忧,似乎担心春天的力量不够,无法为她的美丽增添光彩,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期待。
最后,“不道春愁可断肠”,转折中透露出意外与情感的深度。原本对春日的担忧转而成为对春愁的感慨,暗示了少女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伤,或是对某种未明情感的忧虑,使得整首诗在赞美青春的同时,也蕴含了淡淡的哀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少女的美丽与春日的生机,同时也巧妙地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郁的美感。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十年玄武署中居,建节初乘六传车。
此日宣房沈璧马,河渠已有著成书。
蓟门别思草萋萋,五月楼船泊大堤。
欲问风流何水部,梅花东阁几时题。
词赋名归楚客豪,和歌燕市曲弥高。
不禁白雪凄清色,洒作扬州八月涛。
扬子桥边月满城,乡心渺渺大堤横。
长干估客今多少,共听襄阳曲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