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菊坡先生陈枢使

但知猿鹤伴闲居,不觉忧时鬓已疏。

对客怕言今日事,挑灯重读少年书。

楼迎山色诗堪画,门对梅花月共锄。

相业累兴明主意,先生只恐自踌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诗人在山中与猿鹤为伴,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对外界的忧虑已经淡忘,甚至连自己的头发稀疏也未曾觉察。

"对客怕言今日事"一句,表明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纷争与烦恼心有余悸,不愿与来访的宾客多谈,恐怕触及时事之忧。相反,他更倾向于挑灯夜读,重温少年时期的书籍,这既是对知识的渴望,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

"楼迎山色诗堪画"则描绘了诗人居所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的情景,诗中的“楼”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别墅或书房,而“山色”则是窗外自然美景的映衬,这样的环境使得诗人感到既是画中之物又能以诗描绘其境。

"门对梅花月共锄"一句,通过诗人与梅花、月亮共同耕作的情形,再次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这里的“锄”可能指的是园艺活动,即在月光下修剪梅花,以保持其美丽。

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先生的敬仰和期望,"相业累兴明主意"表达了诗人对于陈枢使(陈先生)的景仰之情,以及他认为陈先生能够理解并实践“明主”的治国理念。而"先生只恐自踌躇"则是对陈先生谦虚谨慎的品格的一种赞美,诗人担心的是陈先生可能因为过分的自省而错失时机。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之境,更透露出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敬重。

收录诗词(301)

宋伯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妙智庵

结屋占山巅,源流未有年。

便非真隐者,且喜得安然。

石洞云同卧,茶铛客对煎。

我来聊小憩,诗满夕阳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村市

山暗风屯雨,溪浑水浴沙。

小桥通古寺,疏柳纳残鸦。

苜蓿重沽酒,芝麻旋点茶。

愿人长似旧,岁岁插桃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村庄即事

青旗猎猎又村庄,仙景还他是水乡。

人近七旬头未白,山无重数叶初黄。

稻畦明月家家酒,茅屋清歌处处霜。

满地菊花秋欲老,客怀牢落愧重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苏州有感

秋意满姑苏,扁舟忆五湖。

铃声边报急,帆影客心孤。

野港青如染,遥山澹欲无。

英雄应念我,时事满银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