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荅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其一)

解却从前供奉衣,朝行除籍简书稀。

非关疏拙明时弃,自惜驱驰雅志违。

飘泊又惊年欲暮,蹉跎再见月流辉。

玉堂学士青云上,也念天涯人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次韵答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首联“解却从前供奉衣,朝行除籍简书稀”,诗人以“解却”和“除籍”描绘了自己从官场退出的情景,暗示了从前的忙碌与如今的清闲。通过“简书稀”这一细节,形象地表现了公务的减少,生活节奏的放缓。

颔联“非关疏拙明时弃,自惜驱驰雅志违”,诗人解释了自己离开官场并非因为能力不足或时代不公,而是出于对自己内心追求的尊重。这里的“疏拙”指才能不够,“明时”指公正的时代,“雅志”则是高洁的志向。诗人表达了对自我追求的坚持,以及对官场束缚的无奈。

颈联“飘泊又惊年欲暮,蹉跎再见月流辉”,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在漂泊不定的生活里,时间似乎更加无情,让人感到岁月的紧迫。同时,诗人也借“月流辉”这一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尾联“玉堂学士青云上,也念天涯人未归”,诗人将自己与“玉堂学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那些仍在高位、功成名就者的羡慕与敬仰。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远方未归之人(可能是指友人或自己心中的理想)的思念与关怀。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的问候,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荅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其二)

霜华惨淡袭征衣,关朔萧条雁影稀。

游子天涯苦行役,故人岁晚惜分违。

还家短梦秋无赖,伴客残缸夜有辉。

犹胜前时羸马上,满头风雪趁朝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荅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其三)

南来拂拭芰荷衣,旋觉沙尘出郭稀。

我已去来无复恋,天于人事每多违。

流澌十月关河冷,积雪千山草木辉。

想见幽居无限好,春风应待主人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荅唐云卿礼部二首(其一)

关河岁晏客衣单,满鬓秋风裹鹖冠。

尘土自怜疲马倦,江湖谁念白鸥寒。

去来信有天机在,阅历方知道路难。

憔悴不忘飘泊处,方舟冰雪潞河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韵荅唐云卿礼部二首(其二)

漂泊东吴万里船,漫劳诗帖慰穷年。

君知世有东方朔,我愧身非鲁仲连。

梦断五湖天渺渺,愁悬双杵月娟娟。

相逢总是羁栖者,目送飞鸿共黯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