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七月边烽动,三河兵气扬。
乘秋发猛士,计日缚名王。
剑倚云霄迥,旗连海雾长。
燕然一片石,终古有馀光。
此诗描绘了边疆烽火连天,三河之地兵气冲天的紧张局势。诗人以“乘秋发猛士”之句,展现了英勇的战士们在秋风中出征,誓要擒获敌方首领的决心。接着,“剑倚云霄迥,旗连海雾长”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战场上的壮观景象,剑如倚天,旗似连海,气势磅礴。最后,“燕然一片石,终古有馀光”则以历史典故收尾,暗喻此次北伐虽艰难,但功绩将如同燕然山上的石刻一般,流传千古,永放光芒。整首诗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国家安危和民族尊严的深切关怀。
不详
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匹马飞千里,孤帆截九河。
天南郢州道,月下楚人歌。
陵庙楸梧冷,江城云雾多。
万年帝灵在,神鬼护山河。
群山开宝地,忆昔杖藜过。
石洞馀冰雪,岩泉净薜萝。
虚空尘虑尽,疏散胜缘多。
欲结东林社,相依老洞阿。
朋好多风雅,园林复此游。
天边数峰出,台下一河流。
浦树笼苍霭,霜花照素秋。
骚人嗅芳意,莫讶为时忧。
骚客同今夕,当杯意思閒。
天风入古树,海月到空山。
胜赏双林外,高歌万壑间。
人生竟多事,此地几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