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梦过汉陵间,秋风石马閒。
当年侍臣泪,泣尽向三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梦过三陵》,描绘了诗人梦中游历汉代陵墓(可能指汉武帝的茂陵)的情景。"梦过汉陵间",诗人以梦境起笔,暗示了一种历史的穿越感,仿佛在梦中漫步于古老的陵墓之间。"秋风石马閒",通过秋风和静立的石马,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仿佛能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
"当年侍臣泪",诗人想象那些曾经侍奉帝王的臣子,他们在帝王陵前洒下的泪水,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与哀婉的感慨。"泣尽向三山","三山"在这里可能是虚指,也可能暗指传说中的仙山,意味着这些泪水已经流干,只剩下无尽的怀念和历史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梦境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遥想。梅尧臣的诗歌风格素朴而深情,这首《梦过三陵》正是其这种风格的体现。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天下滔滔久厌秦,英雄蛇鼠窜荆榛。
少年豪横知多少,不及沙头一妇人。
雨脚射淮鸣万镞,跳点起沤鱼乱目。
湿帆远远来未收,云漏斜阳生半幅。
新作斋堂祠画像,又兴高阁秘天踪。
今朝还藉君移柏,昨日已因鹅种松。
五月枇杷实,青青味尚酸。
猕猴定撩乱,欲待热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