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美人.六桥词今删其二

渺渺风帆,凄凄烟树,望中便是侬行处。

羁魂别后若相招,分付采菱歌畔、木兰桡。

翠被浓香,青帘细雨,依然坐对篷窗语。

双鱼好托夜来潮,此信拆看应傍、画眉桥。

形式:

鉴赏

这首《踏莎美人》词,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离愁别绪与浪漫情调的画面。词中以“渺渺风帆,凄凄烟树”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悠远的意境,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远离喧嚣的世界。接下来,“望中便是侬行处”,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与期待,那份情感深沉而细腻。

“羁魂别后若相招,分付采菱歌畔、木兰桡。”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仿佛在诉说即使灵魂被羁绊,也渴望着与对方再次相遇,通过采菱的歌声和划动木兰舟的节奏,寄托了对相聚的期盼。

“翠被浓香,青帘细雨,依然坐对篷窗语。”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翠绿的被褥散发着浓郁的香气,细雨中的青色酒旗轻轻摇曳,主人公独自坐在篷窗前,与对方进行着心灵的对话,这份情感的交流充满了深情与不舍。

最后,“双鱼好托夜来潮,此信拆看应傍、画眉桥。”以“双鱼”作为信使,寄托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与期待,希望在夜晚潮水涌动之时,能够将这份深情传递给对方。想象着对方在收到信件时的情景,或许会是在那座名为“画眉桥”的地方,这样的设定既浪漫又充满诗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画面感的场景构建,展现了离别后对爱情的执着与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无限憧憬,体现了清代文人词作中常见的离愁别绪与浪漫情怀。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踏莎美人

湿翠群山,柔丝几树,当年倾国曾来处。

前溪溪畔是谁招,觅个藕花丛里、暂停桡。

烟霭横空,露华如雨,催归却讶舟人语。

西南风紧上轻潮,待得月明同倚、水仙桥。

形式:

踏莎美人

吹落瑶华,折残琼树,魂兮可忆相逢处。

枕涛亭下旧曾招,笑指冰船飞渡、胜莲桡。

痛结沉云,病疏行雨,鸳鸯小字三生语。

梦偎红颊晕微潮,犹似雪天双骑、玉河桥。

形式:

踏莎美人

瑟鼓青峰,歌翻绛树,无言忽到分襟处。

袜罗冰尽手频招,安得千层铁锁、截轻桡。

醉缬凝酥,啼珠冻雨,晓钟时节围炉语。

离情欲寄浙江潮,其奈客程偏指,坠钗桥。

形式:

续断令.万红友出所制药名藏头词视余,辄戏为之

断红兼雨梦,当归身世,等闲蕉鹿。

再枕凉生冰簟滑,石鼎声中幽独。

活火泉甘松涛嫩,乳香候,龙团熟。

地偏丛桂枝阴,又吐丛菊。花时约过柴桑。

白衣寒蚤,休负深杯绿。

青镜流光,看逝水银汉,漂残落木。

瓜蔓连钱,草虫吟细,辛苦惊髀肉。

从容乌兔,丝丝短发难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