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道过江南,泥墙粉壁,石具在前。

述某州某县,某乡某里,住何人地,佃何人田。

气象萧条,生灵憔悴,经略从来未必然。

惟何甚,为官为已,不把人怜。思量几许山川。

况土地分张又百年。

正西蜀巉岩,云迷鸟道,两淮清野,日警狼烟。

宰相弄权,奸人罔上,谁念干戈未息肩。

掌大地,何须经理,万取千焉。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路过江南,看到的是泥墙和粉刷的墙壁,石头工具排列在眼前。
讲述的是某个州、县、乡、里的详细位置,居住着什么样的人家,耕种着谁的土地。
这里的景象荒凉,百姓生活困苦,自古以来治理并非总是如此。
问题在于,官员只为自己考虑,不顾及百姓的疾苦。思绪中充满了对山河的忧虑。
更何况土地已经分割了百年。
西部蜀地险峻,云雾缭绕,道路难寻;两淮地区荒芜,烽火警报不断。
权臣玩弄权术,奸佞欺骗君主,又有谁关心战争还未平息。
掌控天下,何必亲自管理,只需索取其中万分之一即可。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泥墙:用泥土建造的墙壁。
石具:石制的工具。
气象:景象, 气氛。
生灵:百姓, 生命。
经略:治理, 策略。
干戈:兵器, 战争。
掌大地:掌控天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颓败的江南景象,通过对泥墙粉壁、石具在前的描述,展现出一片萧条与荒凉。诗人进一步指出了某州某县的人们居住环境和农业状况,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生活困顿的同情。

"气象萧条,生灵憔悴,经略从来未必然"这几句,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生灵的凄凉,反映出一个不太平的社会状态。诗人认为这种状况并非必然,从而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现实苦难的一种无奈。

接着,"惟何甚,为官为已,不把人怜。思量几许山川。况土地分张又百年"中的“惟何甚”表达了一种深重的疑问和忧虑,而“为官为已,不把人怜”则直接批评了当权者只顾自己、不顾民众的冷酷态度。诗人在思考着山川之所以如此,以及土地分配的历史变迁,显然带有一种对社会不公和历史宿命的深刻反思。

最后两句"正西蜀巉岩,云迷鸟道,两淮清野,日警狼烟。宰相弄权,奸人罔上,谁念干戈未息肩。掌大地,何须经理,万取千焉"则描绘了边疆的险恶和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以及统治者之间的权力斗争和不忠之人的作乱。诗人问道,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有谁会想到那些尚未平息的战事?而"掌大地,何须经理,万取千焉"则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统治者无所作为、只知贪婪索取的讽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状况的描写,反映了唐末宋初社会动荡与民生凄苦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宿命和统治者的批判态度。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寿壮寺丞四月十一

申伯嵩神,李白长庚,萧何昴精。

恰先公三日,金仙氏降,后公三日,吕洞宾生。

五百仙班,一千佛号,喜听胪声传集英。

君恩重,早升华监寺,扬厉朝廷。金瓯已覆香名。

正天下苍生须太平。

看黄麻一命,难留五马,蟠桃三熟,会庆千龄。

一尉凄凉,有官守者,莫到公堂称寿觥。

三熏沐,但焚香清夜,遥拜台星。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寿郭宪使

阊阖初开,羽葆来从,斗畔天南。

看长身玉立,精神耿耿,风姿冰冷,琼佩珊珊。

政数龚黄,才称屈宋,君合居其伯仲间。

犹堪庆,早恩沾令子,新著朝冠。东园。未即开藩。

且乡曲吾曹共往还。

向棋边几见,烂柯樵客,琴中时写,流水高山。

野鹤立阶,灵龟支坐,修竹梅花伴岁寒。

荣华事,有传家从橐,立上清班。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二)寿朱佥判,以鹤为寿

有鹤东来,鸣而向余,借篇寿词。

道临皋亭下,坡仙曾梦,锦宫城里,清献常携。

山斗才名,冰霜节操,苏赵如今重见之。

生申旦,正菊花开后,橙子黄时。自从枳棘鸾栖。

何尚泛芙蓉绿水池。

便来归西掖,坐看红药,也应天禄,书照青藜。

顾我鸡群,来陪燕贺,且祝千年寿与齐。

樽前鹤,乃翩跹起舞,来上瑶卮。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沁园春(其一)寿冰壶刘监丞,以竹为寿

径竹扶疏,直上青霄,玉立万竿。

似冰壶潇洒,虚心直节,清标贞干,风月无边。

清荫盈庭,细香满座,凡款公门皆七贤。

称觞旦,与松梅并祝,辞表南山。绵延。龙种儿孙。

列砌森庭栖凤鸾。

况节楼辟命,管城草檄,计台琐试,玉笋联班。

盛事重重,荐腾楛茧,渡蚁阴功须状元。

燕山乐,又使符踵至,趣赴淇园。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