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挽中书舍人王孟端(其二)》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气节与性格的描绘,以及对其身后哀悼之情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平生气槩薄虹霓”以夸张的手法赞美王孟端一生的气节如同虹霓般高洁,暗示其人格的高尚与不凡。接着“之死超然更不疑”则表达了对王孟端逝世后超然物外的态度,相信其灵魂已得到解脱,不再有世俗的困扰。
“流水浮云无尽意,新图妙墨系深思”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流水与浮云象征着逝去的时间与变化,而“新图妙墨”则代表了王孟端的艺术成就与深远思考,暗示其作品将永远流传,成为后人深思的对象。
“尚怀退食归青?,犹忆挥毫对凤池”进一步描述了王孟端在官场与艺术上的追求与成就,即使在去世后,人们仍怀念他退居时的宁静生活与在官场挥毫泼墨的风采。
最后,“惆怅东风回旅榇,淡烟芳草遍天涯”表达了对王孟端去世的哀痛之情,东风回转却带回了逝者的灵柩,淡烟与芳草则象征着哀伤与怀念之情弥漫于天地之间,无论天涯何处,这份情感都将永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颂扬了王孟端的高尚品格与艺术成就,也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生死、人性与艺术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