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中书舍人王孟端(其二)

平生气槩薄虹霓,之死超然更不疑。

流水浮云无尽意,新图妙墨系深思。

尚怀退食归青?,犹忆挥毫对凤池。

惆怅东风回旅榇,淡烟芳草遍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中书舍人王孟端(其二)》由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气节与性格的描绘,以及对其身后哀悼之情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平生气槩薄虹霓”以夸张的手法赞美王孟端一生的气节如同虹霓般高洁,暗示其人格的高尚与不凡。接着“之死超然更不疑”则表达了对王孟端逝世后超然物外的态度,相信其灵魂已得到解脱,不再有世俗的困扰。

“流水浮云无尽意,新图妙墨系深思”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流水与浮云象征着逝去的时间与变化,而“新图妙墨”则代表了王孟端的艺术成就与深远思考,暗示其作品将永远流传,成为后人深思的对象。

“尚怀退食归青?,犹忆挥毫对凤池”进一步描述了王孟端在官场与艺术上的追求与成就,即使在去世后,人们仍怀念他退居时的宁静生活与在官场挥毫泼墨的风采。

最后,“惆怅东风回旅榇,淡烟芳草遍天涯”表达了对王孟端去世的哀痛之情,东风回转却带回了逝者的灵柩,淡烟与芳草则象征着哀伤与怀念之情弥漫于天地之间,无论天涯何处,这份情感都将永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颂扬了王孟端的高尚品格与艺术成就,也深刻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怀念,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生死、人性与艺术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廖自廉沅江教谕

南北暌违又几年,重来两鬓己苍然。

乞身不厌官资薄,典教应知德操全。

舟过大湖晴望岳,帆经远浦瞑浮烟。

菁莪乐育知多暇,应有新诗寄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李德固赴分水县丞

几年从事居京国,佐县咸推有艺才。

辞阙早登沽水驿,问程遥指富春台。

山临附郭民无事,吏散官衙印少开。

努力廉勤图报称,好音频寄日边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赋萧公伯辰庭桂秋香

蟾宫移得树苍苍,碧盖如云覆草堂。

弈世盘根深雨露,四时孤翠老风霜。

琼枝浸月秋无影,金粟含风夜有香。

翘首南山应咫尺,早期招隐掇仙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为杨谕德题赠蒋御医

承家旧得轩岐学,绝艺于今独罕俦。

待漏每蒙天语召,校方不厌世人求。

杏林花重红云晓,橘井泉香玉露秋。

惭愧微生无恙久,独怀高谊未能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