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戴三

孝子大痴人,不随白马随黄尘。

白马有时死,黄尘无日清。

夜寒看鹿栅,朝出采鬼薪。

不识大风与大雪,朝朝暮暮海之滨。

胸怀裂尽面颜笑,但愿爷娘温且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顺且痴心的男子形象,他不追随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在艰苦的环境中为父母谋取温饱。诗中通过对比“白马”和“黄尘”,象征着追求名利与坚守本心的不同人生路径。“白马”代表了世俗的追求与短暂的成功,“黄尘”则象征着世间的纷扰与难以彻底清除的污浊。然而,这位孝子却选择了后者,即便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挑战,他依然坚韧不拔,心怀父母,不改初衷。

“夜寒看鹿栅,朝出采鬼薪。”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孝子的生活状态,夜晚在寒冷中守护鹿群,清晨则外出采集柴火,生活虽苦,但他乐在其中,因为他知道这是为了父母的幸福所必需的付出。

“不识大风与大雪,朝朝暮暮海之滨。”这句话表达了孝子对自然环境的淡然态度,无论风吹雨打,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坚守在海边,不离不弃,体现了他对父母的深厚情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胸怀裂尽面颜笑,但愿爷娘温且饱。”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孝子的心中充满了对父母的爱与关怀,尽管自己历经磨难,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只希望父母能够温暖舒适,饱食无忧。这种深沉的爱与牺牲精神,让人动容,也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孝道与坚韧。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梨

不重紫花能消热,不羡张公大谷希。

只爱关东土上长,汁酸肉涩墨作皮。

王公一张口,走杀百群黎。

满筐二百或三百,昼夜担向玉京驰。

天下何处无冻梨,王公何不一念之。

形式: 古风

癸巳冬四日诸公同集普济话别

去年十月辽阳道,芒鞋蘸雪踏枯草。

今年十月将出门,北风吹发冻逾早。

萧条古庙城南隅,钟鼓不鸣鸟惊噪。

何人连袂叩荒扃,各山诗篇斗天巧。

吏部文章足起衰,祁连千仞欣独造。

毛锥如铁面如冰,时复掀髯发长啸。

学士前身金粟是,相逢弹指雾烟扫。

兴来墨汁自淋漓,明月一倾大栲栳。

豫章宿将旧登坛,万金散尽呼苍昊。

唾壶崩碎声载涂,三郎瘦削偏静好。

布衲抛残不耐寒,枯桐一拨凤凰叫。

庐江高士雪满胸,六朝荡涤存真藻。

梦里花深听鹧鸪,冰池独宿鸳鸯老。

浙东公子神复清,屣露双跟顶破帽。

写就黄庭不换鹅,向影閒吟孤自悼。

更有青门种瓜人,五色不生形半槁。

主人为我张素筵,氍毹重叠烧龙脑。

又汲参泉煮木鸡,粤橙漳橘恣一饱。

众音喧豗坐莫伦,虽无旨酒情潦倒。

请翻二十一青编,如斯良会古来少。

冷山寥落逻娑单,夜郎儋耳徒辽邈。

妙喜衡阳电白洪,安得诗人共围绕。

杯冷歌残声黯悽,明看孤杖淩霜晓。

亦知此别春必来,寂寂三冬守空窖。

形式: 古风

寒夜作

日光堕地风烈烈,满眼黄沙吹作雪。

三更雪尽寒更切,泥床如水衾如铁。

骨战唇摇肤寸裂,魂魄茫茫收不得。

谁能直劈天门开,放出月光一点来。

形式: 古风

雪中歌

天倾地沸云嘈嘈,林木摧压风怒号。

雪势欲竞浮图高,恍如钱塘八月潮。

又如百群仙鹤剪羽毛,伫立骨战身飘飖。

竟欲乘之上游遨,足跨银海步玉霄,玉蟾真人手亲招。

直向梅花村底去,千树纷纷落如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