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陈伯通的《海青马生肝(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食物的诱人之处,尤其是对美食的嗅觉和味觉体验的生动刻画。
首句“惊呼乳盎意匆匆”,以“惊呼”二字开篇,形象地表现了对某种美味的突然发现或期待,引发内心的急切与惊喜。接着,“便觉馀香鼻观通”则通过嗅觉的敏锐感知,将读者带入到美食的香气之中,仿佛香气直接通入鼻中,让人沉醉其中。
接下来的两句“露滴冰盘蓝玉软,风生霜刃碧囊空”,运用了精妙的比喻和视觉描述,将食物比作冰盘上的蓝玉,既柔软又晶莹剔透,同时又以“霜刃”形容切割时的锋利,以及“碧囊”形容食物的色泽,营造出一种既精致又充满活力的画面感。
“舞娃惊溅罗衣绿,酒客潜消醉脸红”这两句则转向了对人的反应描写,通过“舞娃”的动作和“酒客”的表情变化,进一步强化了食物的诱惑力。舞娃因食物的溅洒而衣着变绿,酒客则在品尝后脸色由红转淡,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美食对人的影响。
最后,“若使昔人知此意,羊头烂熟不成功”一句,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对古人未能体验到这种美食之美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这道菜的独特魅力,以至于即使经过精心烹饪,也无法完全传达出其全部的美妙之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食的多感官体验的描绘,不仅展现了食物本身的诱人之处,也巧妙地融入了情感和哲学思考,使得读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