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乙神仙游册府,秦王学士凭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仙与学者交融的画面。"太乙神仙游册府",将神仙与道家的仙府联系起来,暗示着诗中人物可能涉足于神秘而高雅的学术世界。"秦王学士凭阑干"则点出了一位像秦始皇那样的学者(这里可能是对古代君主或学者的尊称),他倚靠栏杆,或许在沉思,或许在欣赏眼前的景色,显示出他的文人风范和对知识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神仙与学者的形象,传达出对学问与超凡境界的向往和敬仰之情。高似孙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往往注重意象的营造和情感的表达,这首诗也不例外。
不详
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壮尺大贪持蟹匡,十分香怜破橙黄。
旋作池来分剡曲,略教花处似苏堤。
蟹才逢毕卓,酒不了刘伶。
梦无全觉久,诗只半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