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潘克承题林良芦雁

林郎花鸟今代奇,水墨到处皆天机。

长缣阔幅信手挥,妙处不属丹青围。

江头雨深菱荇肥,枯槎折苇纷离披。

鴐鹅羽冷畏远飞,雄雌两两相猥依。

灵苕翠羽不自危,鸲鹆噤语晞玄衣。

依栖俯仰各有姿,乍见几欲呼鹰师。

乃知此老笔不疲,市朝山林时见之。

鸡林相君知白诗,君家此本吾无疑。

北风渐高禾黍稀,云飞日见江南归。

吴江洞庭三泖涯,天空水远无拘羁,焉得扁舟从尔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为潘克承题林良芦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展现了林良画中的芦雁形象。"林郎花鸟今代奇"赞美了画家林良在绘画中展现出的超凡技艺和独特风格,他的作品仿佛自然天成,超越了常规的丹青技法。接着,诗人通过"长缣阔幅信手挥"描述了画面的开阔与随意,强调了画家的才情和自由自在的创作态度。

"江头雨深菱荇肥,枯槎折苇纷离披"则描绘了江边湿润的环境和芦雁栖息的情景,展现了画面的生动细节。"鴐鹅羽冷畏远飞,雄雌两两相猥依"进一步刻画了芦雁之间的亲情和依赖,以及它们在风雨中的状态。"灵苕翠羽不自危,鸲鹆噤语晞玄衣"则借鸟儿的安详与静默,寓言了画家的内心世界。

"依栖俯仰各有姿,乍见几欲呼鹰师"表达了观赏者对画作的惊叹和欣赏,认为林良的画作具有生动的真实感,仿佛能唤起人的猎鹰情怀。最后,诗人感慨道,林良的画作既有市井生活气息,又有山林逸趣,让人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欣赏到他的艺术才华。

整首诗以潘克承收藏的林良芦雁画作为引子,表达了对画家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并流露出对江南景色的向往,希望能乘舟畅游于那无拘无束的水天之间。

收录诗词(1609)

顾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斋居独坐寄三江

我马今晨已自东,入门灯火夜堂空。

浮云不放中天月,古木频号别院风。

梦绕白楼千里远,坐围红烛几人同。

春来点检诗多少,扈宿陪祠亦有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安山待闸憩大柳下见蜣螂转丸及窟穴薶藏之状甚悉村童语其故词甚鄙而近于人事戏以韵语记之

蜣螂抟土丸,其智竟莫测。

中包实粪秽,外裹疑橡栗。

后推前复挽,圜转何捷疾。

端如趁严程,又似衒巧术。

趋洼真一泻,过隘亦屡兀。

中途遇强暴,奋斗几撑突。

归来不少暇,坎土启藏室。

既以首为畚,复以股为橛。

爬沙兼负戴,下上几颠越。

室成拥丸下,劣隘四无隙。

周旋巧斡运,每动辄有入。

须臾丸尽隐,谓尔功已毕。

潜身复旁搜,坯壤时臲卼。

村童恶剧戏,寸筳时一搰。

室开丸反流,惊救走连蹶。

双趋共抚抱,有类拱珠砾。

前功已尽弃,馀念犹未歇。

想其推挽去,行复事钻穴。

物生均有智,小大理难一。

蚕丝利万世,蝥网为口实。

蜂房及蚁冢,致用等轩闼。

尔丸独何为,久念理未彻。

村童前致词,此实神所訹。

转丸输鬼藏,功满蜕凡骨。

飞腾作风蝉,清响哕云月。

营营苟为此,蜣计诚已劣。

丸也神所须,得无秽明烈。

物性尔岂知,神奸我能别。

纷纷讵为信,琐琐焉足说。

聊戏答村童,鼓响官舟发。

形式: 古风

穫稻用分秧韵

负郭园池带宅田,老晴天气太平年。

穫来黍稻丛高廪,散出牛羊满近川。

饙启甑山腾雾霭,蚁香醅瓮起沦涟。

斜阳一枕西窗梦,纵有丹青不与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十二月十八日大雪登楼作寄进之天锡时诸君方修府志

酸风割耳须作虬,闻雪强起开西楼。

西楼一望几十里,玉田瑶圃烂不收。

两年粳稻化鱼鳖,穷计每日占来牟。

眼前富贵已如此,何苦更作明年愁。

书生耐冷自常事,北窗清坐端谁留。

神游不到党家帐,意行屡上山阴舟。

淮南山海诞莫考,吴中沟浍须精求。

映雪著书堪一笑,却似五月披羊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