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诗九首(其三)

别恨离肠空恻恻,风动虚轩池水白。

莫言灵圃步难寻,有心终效偷桃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不必为离别而感到悲痛,心中满是愁绪,连风也吹动了空荡的窗棂,使得池水泛起白光。
不要说寻找那神秘的仙园难以实现,只要有决心,就能像偷吃桃子的仙人一样达成愿望。

注释

别恨:离别的悲伤。
离肠:离别的愁肠。
空恻恻:空虚、凄凉的感觉。
虚轩:空旷的窗户。
灵圃:指传说中的仙人花园。
偷桃客:指《西游记》中偷吃蟠桃的孙悟空,象征着寻求仙缘或实现愿望的人。

鉴赏

此首诗为唐代女词人顾甄远所作,体现了她深沉的别恨和对美好事物无法亲近的惆怅情怀。开篇“别恨离肠空恻恻”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之苦,如同心肠被挟裂般难以忍受。“风动虚轩池水白”则描绘了一幅秋夜凄清的景象,虚轩(轩,指窗棂)因风而动,池水在月光下如白练一般,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空旷。

“莫言灵圃步难寻”一句,通过否定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虽然渴望却又无从追求的复杂情感。灵圃,即精巧设计的园林或花园,这里代表着难以企及的理想境界。而“有心终效偷桃客”则透露出诗人对那些敢于冒险去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抱有一份羡慕与向往之情。偷桃客,出自《战国策》,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淳于髡,他不避障碍地去偷摘别人的桃子,这里借指那些勇敢追求个人欲望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自由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的向往。

收录诗词(9)

顾甄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惆怅诗九首(其四)

愁遇人间好风景,焦桐韵满华堂静。

鉴鸾钗燕恨何穷,忍向银床空抱影。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惆怅诗九首(其五)

绿槐影里傍青楼,陌上行人空举头。

烟水露花无处问,摇鞭凝睇不胜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惆怅诗九首(其六)

役尽心神销尽骨,恩情未断忽分离。

平生此恨无言处,只有衣襟泪得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惆怅诗九首(其七)

浓醪艳唱愁难破,骨瘦魂消病已成。

若为多罗年少死,始甘人道有风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