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子有怀(其二)

人生一梦耳,梦中复作梦。

一夜月许明,千里思与共。

我且执诗筹,尔或卧酒瓮。

梦回自搔首,此梦亦无用。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生就像一场梦,梦中又有梦在做。
月光如水,照亮长夜,思念之情与你共享。
我握着诗卷,你或许醉卧酒坛。
梦醒时独自抓头,这个梦终究无用。

注释

人生:指人的短暂生命。
梦:比喻人生的短暂和虚幻。
耳:而已,罢了。
复:再,又。
作:做。
一夜:整个夜晚。
月许明:月光明亮。
千里:遥远的地方。
思:思念。
我且:暂且我。
执:拿着。
诗筹:诗卷,代指诗歌创作。
尔或:你或者。
卧:躺,醉倒。
梦回:梦醒后。
自:自己。
搔首:抓头,表示困惑或思考。
此梦:这个梦。
无用:没有实际意义。

鉴赏

这首诗名为《江子有怀》之二,出自北宋词人白玉蟾之手。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通过梦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友情的深切感悟。

"人生一梦耳,梦中复作梦"两句直接点出了人生的虚幻本质。梦在这里不仅是夜间的幻觉,更象征着人生的一场场幻想与追求,这种追求往往如同梦境般不可把握。

"一夜月许明,千里思与共"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明亮的月光仿佛能够穿越千山万水,将远方的友人与己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月”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实,更蕴含了诗人对遥远之人的思念。

"我且执诗筹,尔或卧酒瓮"一句中,“诗筌”指的是编织词章的工具,象征着诗人对文学的执着追求。而“酒瓮”则是饮酒时用来斟酌的器具,这里暗示了朋友之间可能的欢聚和生活中的小憩。诗人与友人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一在文学创作中寻找精神寄托,另一在日常生活的小快乐中找到慰藉。

最后两句"梦回自搔首,此梦亦无用"表达了诗人从幻觉中醒来,对自身所追求的梦想和努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里的“搔首”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梦醒之后的迷茫与失落,而“此梦亦无用”则是对整个人生、梦境乃至个人追求的一种无奈和悲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情感体验,抒写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深远思念的寄托。在淡淡的哲理思考中,诗人以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对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江子有怀(其一)

寒梦去易回,归心动复止。

天涯一逆旅,身傍五穷鬼。

渺渺三山云,浩浩九江水。

幽窗风雨夜,此情竟谁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百丈岩观水

手携青藜杖,岩上俯清池。

池水夜来冰,冻磷殊未澌。

戏以藜杖尖,斲破黄琉璃。

横杖担两片,忍冻岩前嬉。

爱日怡我神,凉风吹我衣。

应念石季伦,销步锦金围。

终夜烧红兽,但饮甘如饴。

夫岂知山林,清寒益我姿。

此意谁与论,岩下青松知。

形式: 古风

红楼曲

红楼贮飞琼,夜夜令人忆。

回盼千山外,天远暮云碧。

西风白芙蓉,往事殆陈迹。

为我收眼缬,织得愁成疋。

形式: 古风

自谓

造物果小儿,可得问天公。

一生贫到骨,万感悲填胸。

形神本尘坌,身世相羁笼。

安得骑玉鳌,眇然追冥鸿。

锦步四十里,浊哉一石崇。

东阁万张颐,哺一公孙洪。

铜山流臭泉,到了埋邓通。

何如德行贵,晞颜师仲弓。

文苑丽长春,学海深无穷。

人自泾渭水,我但夷齐风。

貂裘有何异,羊枣远不同。

人生水上萍,世事江头枫。

三思欲四休,一拙胜万工。

火宅煎杀人,此身如甑中。

于道有所味,触意无复忡。

心杓指以南,性水决而东。

鍊得身如鹤,始可冲秋空。

道人亦不贫,朝灌三畦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