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杨奇琛归洞江歌

朝别李元忠,暮别杨奇琛。

各言故乡久离别,使我历乱空愁心。

愁心忽如江上风,不可凭御谁能穷。

南行浩荡一千里,吹雪径度青原峰。

我生少小轻乡井,独以羁穷寄形影。

经时负米未能归,何待他年愧裀鼎。

閒来思种东村田,青山欲买羞无钱。

携书强聒附童稚,客中相顾谁相怜。

杨郎杨郎本同郡,文水钟奇故才俊。

芳年初发春江长,劲气已逼秋崖峻。

读书东家不下楼,手写细字如蝇头。

长怀丹阙陈三策,独抱遗经穷九丘。

春风二月惊初见,伯劳东飞遇西燕。

凤山祠下月如眉,明绣楼前水如练。

看花把酒能几时,念子还乡从此辞。

城头乌啼北斗曙,飞霜已落青梧枝。

桐江东南符山岭,闻子幽居好林景。

千年古剑合神机,光射玄潭黑风冷。

子归何时当再逢,即恐睽隔劳忧忡。

江外风尘眯人目,我欲远寻麋鹿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刘崧所作的《送别杨奇琛归洞江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杨奇琛分别时的深深愁绪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诗中通过描绘早晨与傍晚连续告别的情景,展现了两人久别重逢后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漂泊异乡,生活困顿,无法归乡尽孝,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乡的思念。

“愁心忽如江上风”形象地刻画了愁绪之深,难以驾驭;“南行浩荡一千里”则写出友人长途跋涉的艰辛。诗人羡慕友人才华出众,勤奋好学,“读书东家不下楼”、“长怀丹阙陈三策”等句赞美其学识和志向。

“伯劳东飞遇西燕”、“凤山祠下月如眉”等描绘了春天景色,寓言友情的短暂和珍贵,以及对友人归乡的期待。“桐江东南符山岭”至结尾,诗人想象友人在幽静的山林中隐居,寄寓了对友人理想生活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归期的期盼和离别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送别的不舍,又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具有深厚的友情内涵。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吴教授所藏黄大痴画松江送别图

是何山莽莽以横,云水浩浩而生风。

天低江迥日欲落,别意乃在苍茫中。

问君此图作者谁,浙东老人黄大痴。

松江先生旧知己,眼明为写秋江姿。

重坡欹岸东南远,木末参差见层巘。

苍浦遥连楚泽深,石林尽带吴堤转。

是时先生从此归,把钓欲拂云中矶。

长风过雨蒲苇净,水色淡沲沾人衣。

只今又作筠州客,惆怅松江渺云隔。

离思犹迷雁荡烟,归心已历洪崖石。

我思大痴焉得从,笔墨往往遣奇踪。

草衣骑牛发如雪,吹笛忆过天台峰。

平生一笔不轻许,傲睨王侯笑尘土。

展图坐对凤山青,却想高情动千古。

君不闻功名利达能几何,长安离别日日多。

灞陵亭前春草碧,灞陵亭下春风波。

形式: 古风

卢仙坛歌

我思昔人有卢仙,冥栖乃在三顾巅。

后来乘云去不返,荒坛委绝成千年。

坛角峨峨石色古,上隔青天应尺五。

飙车笙鹤时下来,白日松梢度飞羽。

云霞东南五色开,当时旧宅安在哉。

林间驯虎去已久,池底神鱼呼不来。

我惭学仙苦局促,十日寻幽憩林麓。

月中缥缈见乘鸾,示我玄文不成读。

中峰积翠凌紫冥,下有流水声泠泠。

丹崖千仞不可陟,黄叶满山秋露零。

形式: 古风

题纨扇画景赠易茂才

故人高兴蟠云林,门对三山之碧岑。

却忆秋风相过日,溪口系船黄叶深。

石潭买鱼雨羃羃,松冈跃马烟沈沈。

翠屏千尺天上落,十日缥缈穷登临。

当时感激恋岑寂,常恐寇盗相凌侵。

落霞遥怜烽火赤,白云独拥高崖阴。

复忽山城五月暑,思挹风露清烦襟。

偶持纨素写秋树,已觉幽思回萧森。

天清遥见寒泽雁,日落如闻秋岸砧。

寄君重写千里意,感我惜别多愁心。

交交林间双鸣禽,临风忽来遗好音。

青松白石可娱老,从尔倡和山中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忆昔行美达监州

圣王端居总四夷,黄河妥帖东南驰。

明明政化若流水,祸乱之梗谁阶基。

咄哉事变异往昔,簧鼓邪说非寒饥。

嚣然挟兵起田里,诛杀长吏为妖魑。

绛缯烈火照山谷,摧陷焚劫何纷披。

绝淮渡江徇荆楚,千里一槩同倾危。

汉江宫树三月赤,黄鹤低逐南飞鸱。

达官贵人履霜露,宝玦夜堕珊瑚枝。

荒山日落骐骥病,极浦天寒鸿雁悲。

南平百里据平衍,岂有险阻当城池。

红尘一骑传警急,白日万口悲流离。

我侯世臣之子孙,出监兹郡贞而慈。

愤呼歘起艰危际,挥斥义勇如家儿。

指天出誓肝胆露,飒爽风吹玄武旗。

内防外拒张筹策,恩义结民民感之。

鼓声彻云战斗出,往有死志无生期。

坐开黄堂受俘馘,太守自拥将军麾。

风霆气震随阖辟,泰华壁立无偏欹。

旗旄不动晚色净,刀剑错出天光垂。

帐前眈眈立虎兕,府中矫矫趋熊罴。

苍茫杀气薄云汉,鹰隼奋击当其时。

龙洲沙平万马集,草中白骨高于坻。

穷冬霰雪自摧厉,晴日柳梅俱华滋。

此邦不随风景异,阖郡实荷贤侯私。

上连崆峒倚南极,下决淦水开东陲。

风尘岂止廿四郡,平原义士真吾师。

褒功会蒙天子诏,颂德早见邦人祠。

我瞻四方何蹙蹙,经济允藉英雄姿。

时平抚事增太息,再歌忆昔陈苦词。

意长歌短不自己,太史万一观民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