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旦上冢诗(其三)

流莺飞絮满城时,曾踏春风看柳枝。

却到枯条黄叶下,人生老去更何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转、岁月无情的主题。首句“流莺飞絮满城时”,以春日里黄莺飞翔、柳絮飘扬的景象,渲染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温暖明媚的春天之中。然而,紧接着的“曾踏春风看柳枝”一句,通过回忆的方式,暗示了诗人曾经在这样的美好时节中欣赏过春景,为后文的情感转折埋下了伏笔。

“却到枯条黄叶下”一句,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与开头截然不同的画面——枯萎的树枝和黄色的落叶,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是对人生命运的一种隐喻。随着季节的变换,自然界从繁盛走向衰败,而人的生命也同样经历了从青春到老去的过程。这一转变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和衰老必然性的深思。

最后一句“人生老去更何疑”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老去的感慨和接纳。在面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时,诗人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哀伤或抗拒,而是以一种平静和豁达的态度接受了这一事实。这种态度既是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也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深刻理解与接受。

综观全诗,诗人通过对比春日的生机与秋日的萧瑟,以及由春至秋的自然变迁,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更迭与人生的起伏相联系,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蕴含的哲理意味深远,既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也体现了宋代诗歌注重情感与哲理融合的特点。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月旦上冢诗(其四)

一年两度过城隅,似读皇王万古书。

看罢春花与秋叶,人间万事更何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田间晓竹

稻花香里泉声滑,草露梢头日影圆。

唤起东中十年梦,山阴道上早秋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冬至日早起

儿童吹火注油灯,起著新衣坐到明。

病里已知时节换,夜阑龟息见阳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蜡梅花

香如江路晚风腾,色似蜂房晓露凝。

姓蜡名梅俱是假,世间多少墨成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