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浮沙篱落乱鸣蛩,永夜相寻客梦中。
尽是秋风借馀力,声声却似怨秋风。
这首诗名为《嘲蛩》,作者是宋代诗人葛绍体。诗中以秋天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写沙地篱笆间蟋蟀(蛩)的嘈杂鸣叫声,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感受。"浮沙篱落乱鸣蛩"描绘了深夜时分,秋风吹过,蟋蟀在荒凉的环境中纷乱鸣叫的画面。"永夜相寻客梦中"则暗示了诗人或许在外作客,夜晚被这鸣蛩声扰醒,梦境与现实交织。
接下来的两句"尽是秋风借馀力,声声却似怨秋风"更是意味深长,诗人认为这些鸣叫声仿佛是秋风借着余力发出的,而蟋蟀的鸣叫又像是在抱怨秋风的无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融合,赋予了蛩鸣以人的感情色彩,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离散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不详
淡云疏雨嫩凉天,老柏梢头挂瘦猿。
仙殿崔嵬钟磬响,纸钱灰起祭中元。
横梅枝下兰为伴,瘦石拳边竹更长。
月上小窗人欲静,睡来清入梦魂香。
王谢风流盟未寒,枝藤杯酒翠微间。
松花半落春山暮,云满一溪春水闲。
松雪半梢寒鹊语,风敲疏竹度斜阳。
幽寻有客自来去,静对僧禅一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