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词五首(其四)

纤腰困舞非因态,眉黛长颦岂为愁。

张绪料应今已老,可怜无复旧风流。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柔美与哀愁,同时也寄托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纤腰困舞非因态”,诗人以“纤腰”形容女子的身姿曼妙,而“困舞”则暗示了舞动中的疲惫或不情愿,但并非出于某种特定的姿态,而是自然流露出的情感状态。这里不仅描绘了女子的外在形象,更深入地揭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次句“眉黛长颦岂为愁”,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面部表情。通过“长颦”的动作,表现了她持续的愁容,但这愁容并非单纯的情绪表达,而是深层情感的外化。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反问句式,既表达了对女子愁容的同情,也暗含了对造成这种愁容原因的深思。

后两句“张绪料应今已老,可怜无复旧风流”,将话题转向历史人物张绪,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张绪曾是历史上著名的风流人物,此处用以象征过去的美好时光和风华绝代。诗人通过假设张绪如今已老,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无奈。这里的“无复旧风流”,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整个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513)

谢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枝词五首(其五)

媚眼蒙茸半入春,妆楼舞榭一时新。

谁能更近苏台种,教得吴娃尽效颦。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閒居初夏七首次王校理韵(其一)

溪馆阴森夏木齐,雨晴新绿覆檐低。

清风不为尘来扫,黄鸟多因客去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閒居初夏七首次王校理韵(其二)

竹树清清水一溪,板桥南去草堂西。

兴来自爱寻诗到,不意兼听好鸟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閒居初夏七首次王校理韵(其三)

琴为荒凉久断弦,简因零落不成编。

醉来惟爱矶边草,留得茸茸待我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