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通岸为悼念友人湛然社兄而作,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同游历的回忆,以及对友人离去后留下的情感与意境的追思,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逝去之人的怀念。
首句“忆尔同游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过去与友人共同出游的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深切怀念。接下来,“清风动给园”一句,以清风拂过园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应机皆有作,离幻竟无言”两句,运用了禅宗中的概念,表达了在世事变化中,一切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但在面对离别时,却难以用言语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这不仅是对友人离去的无奈,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
“双树啼寒鸟,空山闻夜猿”描绘了一幅凄凉的夜晚景象,寒鸟在双树间哀鸣,夜猿在空山中回响,这些自然界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最后一句“寥寥千古意,此际不堪论”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留下的深远情感和无法言说的悲痛,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沉与复杂,以及它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