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曲琵琶教念奴.长安元夜

帝里繁华,勾栏酒市,银烛清光如昼。

雕鞍并挂流苏,香车出红袖。

砑光帽、鹅翎斜亸,五明障、鸾头铺绣。

夜静天街,御桥月映,笑语同携手。

洞箫何处,霓裳第一先奏。休辜负。

看星毬、兰膏明灭,宫漏永、一派笙歌时候。

闹队子、永丰坊里。多少是梨园行首。

拾翠归来,钗横鬓乱,暖玉鲛绡透。

重挑红灺,太半共醉春酒。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丁澎的《法曲琵琶教念奴.长安元夜》描绘了帝都长安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开篇以“帝里繁华”起笔,勾勒出京城的热闹与富丽,酒肆和银烛的明亮如同白昼,展现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接着描述了贵族们出行的奢华,如雕鞍上装饰着流苏,香车中美女如云。

诗人细致刻画了人物的装扮,如砑光帽上的鹅翎斜垂,五明障上的鸾头绣工精致。月光下,天街上笑声与携手声交织,御桥之上更显皇家气派。音乐方面,洞箫声起,霓裳羽衣舞曲率先奏响,提醒人们珍惜这欢乐时光。

夜晚的笙歌不断,热闹的队伍在永丰坊穿梭,其中不乏梨园名伶。元宵过后,女子们拾翠归来,钗横鬓乱,透出一丝慵懒与娇媚。最后,人们围坐饮酒,直到深夜,红灺重燃,沉浸在春意与醉酒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长安元宵之夜的盛世景象,以及人们欢愉的生活状态,体现了清朝文人对都市繁华与民俗风情的热爱。

收录诗词(272)

丁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女摇仙佩.望春楼故邸.案《瑶华集》题作[吊望春宫]

青州城里,帝子珠楼,缥缈五云深际。

绕柱鲛绡,穿帘玳瑁,旧是繁华朱邸。谁意同流水。

见移花月槛,落榆铺地。

玉阶外、鸟声咿轧,雨洗遗钿,数点空翠。

何处凤箫声,暗想当年,玉容同倚。楼上望春如醉。

风断窗纱,燕子衔将花蕊。

斗草踏青,昭阳人去,冷落秋千佳会。飞絮连天起。

笙歌杳、不道岐王故第。

只见得、空梁蛛网,粉墙蝶闹,但馀几点看花泪。

不如把凤楼长闭。

形式: 词牌: 玉女摇仙佩

宝鼎现.遣怀

壮夫长耻落魄,何事归来弊褐。

乘下泽、饭牛大野,豪气樽前曾似昨。

酒酣后、但摩挲一剑,直欲老兵景略。

何况小儿赵括,此意不堪牢落。手中斜挽双繁弱。

拥头上、如箕幧帓,见狡兔、草间突起,怒马山头方一跃。

长空外、皂雕齐发,耳后西风飒飒。

还挥手、金樽引满,寻取狗屠旧约。

有客吹箫予和,以渔阳三拍,向秋风弹筑。

羞整冲冠素发,念富贵、于我浮云耳,及早须行乐。

纵行乐、牵犬东门,何若归耕负郭。

形式: 词牌: 宝鼎现

哨遍.简施愚山

长啸归来,自爱吾庐,无恙蒲菰里。

历崎岖,霜雪满头归,青山笑人还是。

君不见,管宁但存皂帽,弃家浮海能逃世。

又不见、虞翻青蝇作客,愿得一人知己。

与子西去蹑崦嵫。更南陟匡庐与九嶷。

弹琴命诗,鸾吟猿跃,差为快意。嗟予尚何依。

江湖淼淼出天际。夙慕洪崖子,有是夫,吾与尔。

石上据胡床,高歌散发,仰天目送飞鸿起。

是故态狂奴,唾壶欲缺,一觞一咏同醉。

念人生聚散能几时。复相对唏嘘欲何为。

但烦冤徒作忧耳。芒鞋布袜瓢笠。

更拄青藤杖,遍游五岳。纵观沧海,毕我生平之志。

侧身天地竟何之。况眼中、吾且老矣。

形式: 词牌: 哨遍

词变.赤枣子(其一)变渔父

霜初捣,泪双垂。暗伤鸾镜换妆时。

长秋闭月花楼小,黄叶枫庭空雁归。

形式: 词牌: 赤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