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其二)

谁言堤柳胜江梅,荣谢纷纷付酒杯。

春去春归何足问,阳乌东出又西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谁说江边的柳树比江梅花更美呢,它们的盛衰都只能化作杯中的酒。
春天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哪里值得询问,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

注释

谁言:有人认为。
堤柳:江边的柳树。
胜:超过。
江梅:江边的梅花。
荣谢:盛开和凋谢。
纷纷:众多、连续不断。
付:交付、化作。
酒杯:饮酒的杯子。
春去春归:春天来了又去。
何足问:哪里值得询问。
阳乌:太阳。
东出:升起。
西颓:落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堤柳和江梅为载体,表达了对春光流转、生命更迭的感慨。首句“谁言堤柳胜江梅”,看似在比较两者,实际上暗示了春天的多样性和转瞬即逝。"荣谢纷纷付酒杯",将生命的兴衰变迁寄托于饮酒,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与释然。

接下来,“春去春归何足问”表达出诗人对于春去春回的淡然态度,认为这种自然现象无需过多追问。最后两句“阳乌东出又西颓”,以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象征时间的流逝,形象地揭示了生命的循环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堤柳和江梅的对比,以及对春日景象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淡泊而深沉的情感。

收录诗词(702)

郭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其一)

瑞白春前已见三,向来膏雨物频沾。

山城二月寒犹峭,生怕东风巧揭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又和(其一)

披风擎露晓光寒,玉立霜阶照碧鲜。

谁遣翩翩离海底,宝钗交映萃群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又和(其二)

湘娥故把玉钿留,能为幽人一洗愁。

不似梅花枝干古,凋年寂寞暮江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万松岭

高岗立万松,晨夕鸣天风。

法法如是说,应不负山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