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二月甲子蜀锦堂海棠盛开适有惠川绣昼锦堂记者招伯威德源为齐年会次旧韵

曾因客梦到西川,万户疏封祇隔年。

花重锦官思杜老,鹤飞沙苑看徐仙。

衰颜尚许任争齿,浅量深惭赐及肩。

照眼蜀妆依绣幌,共惊十载谶先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曾经在梦中游历西川,与故人相隔仅一年间。
繁花盛开的锦官城让我怀念杜甫,白鹤飞翔的沙苑让我想象徐霞客。
尽管容颜衰老,我仍能接受同辈的竞争,但浅薄的才识让我深感愧对同列。
蜀地女子的美丽映入绣帘,共同惊讶十年前的预言竟先被言中。

注释

曾:曾经。
客:客人。
梦:梦境。
到:到达。
西川:古代中国地区名,今四川一带。
万户:众多人家。
疏封:稀疏的书信往来。
祇:只。
隔年:隔了一年。
花重:花开得繁重。
锦官:成都的别称,因织锦业著名。
思:怀念。
杜老:杜甫,唐代诗人。
鹤飞:白鹤飞翔。
沙苑:古地名,在今陕西。
看:想象。
徐仙:徐霞客,明代地理学家。
衰颜:衰老的容颜。
尚许:尚且允许。
任:任凭。
争齿:同辈竞争。
浅量:才识浅薄。
深惭:深深感到惭愧。
赐及肩:指才德相当的人。
照眼:耀眼。
蜀妆:蜀地女子的装扮。
依:依附于。
绣幌:绣有图案的帷幔。
共惊:一同惊讶。
十载:十年。
谶:预言。
先传:预先流传。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与友人相聚的美好回忆以及眼前蜀锦堂海棠盛开的景象。首句"曾因客梦到西川"表达了诗人对西川(成都)的深深怀念,可能是源于之前的游历或朋友间的交往。"万户疏封祇隔年"则暗示着与友人分离已久,只有在梦中才能相见。

颔联"花重锦官思杜老,鹤飞沙苑看徐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将诗人对杜甫和徐霞客的敬仰融入其中,寓言自己对友情的追忆和对知识文化的向往。"衰颜尚许任争齿,浅量深惭赐及肩"表达诗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仍渴望与友人一同学习,增长见识,流露出谦逊和求知的态度。

尾联"照眼蜀妆依绣幌,共惊十载谶先传"描绘了蜀地独特的文化风情,蜀锦堂的繁华景象映入眼帘,而十年前的预言似乎正在逐一应验,令人惊讶。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七月十五日邦衡用前韵送薰衣香二贴次韵为谢

天香犹带曳裙霞,银合行参到阙茶。

剩馥欲沾吾臭味,普薰聊发善萌芽。

心清此去誇僧舍,意可由来出内家。

乞与博山添正气,崭岩曾辱更生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七月十四日江西美约周愚卿兄弟及许景阳相过共观鹤雏羽毛褐色因饮食双投新酒擘闽中新荔放白莲池上遂成胜赏明日西美有诗走笔奉和

起来汗浃似翻浆,客带清风变早凉。

鹤子曳衣犹浅褐,鹅儿对酒已深黄。

白莲近揖三千女,丹荔遐招十八娘。

但把槐忙付年少,不妨老伴燕林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七兄以庚戌重阳前解江东常平印溯江而归先寄二诗次韵(其一)

早日常同席,中间屡话离。

吕梁今破梦,曹发共深期。

菊圃新开径,茅斋正筑基。

不妨风雨夜,酌酒更论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七兄以庚戌重阳前解江东常平印溯江而归先寄二诗次韵(其二)

春驾轻车上九华,秋乘大舸溯风沙。

欲抛彭泽追元亮,何待龙山宴孟嘉。

行止非关人力胜,清平自有部民誇。

征帆冲雨何时至,东望牙樯眼屡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