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干旱季节对雨水的渴望与喜悦之情,以及对丰收的期待。孔平仲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农田的景象和农民的心理活动。
首句“低田有水高田乾”,形象地描绘了农田的现状,低处的田地因有水而生机勃勃,而高处的田地则因缺水而干涸,形成鲜明对比。接着,“南风日日吹尘土”描述了持续的干燥天气,南风不仅未能带来水分,反而吹起了尘土,增加了环境的恶劣程度。
“新秧已生未种得”点明了农民的困境,虽然新秧苗已经生长,但由于缺水无法进行播种,表达了农民内心的焦急与无奈。“此时却得弥天雨”一句,突然转折,表达了农民对一场及时雨的期盼与喜悦。
接下来的几句“连山蔽空望不极,溢径盈庭势漂卤”,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带来的变化,连绵的山峦被雨水覆盖,道路和庭院都充满了积水,呈现出一片湿润生机的景象。最后,“从今岁事当有成,饱吃香粳胡可数”表达了农民对未来的乐观期待,认为有了这场雨,今年的收成就有了保障,可以享受到丰盛的粮食。
后半部分“老来涉世心益懒,只欲栖迟守环堵”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年老之后更倾向于安逸的生活方式。“若令积谷支岁年,便可终焉事农圃”则是对通过积累粮食度过艰难岁月的愿景,最终选择从事农业生活,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对自然现象的敏感与依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