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述(其三)

存亡危急上呼天,联乞皇天悔祸延。

朝议正为刘氏袒,里优忽唱李公颠。

主盟牛耳方推长,宾馆鸿胪竟首悬。

误尽攘夷南宋论,况逢毒手又空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再述(其三)》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诗中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存亡、政治决策以及个人命运的复杂思考。

首句“存亡危急上呼天”,开篇即表达了在国家存亡之际,人们向天祈求庇佑的心情,体现了人类面对重大危机时的无助与希望。接着,“联乞皇天悔祸延”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在危难时刻对上天的恳求,希望上天能改变局势,避免更大的灾难降临。

“朝议正为刘氏袒,里优忽唱李公颠”两句,通过对比朝堂内外的不同态度,揭示了权力斗争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朝堂之上可能为了某些利益而偏袒某一方,而民间的声音却可能突然转向支持另一方,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舆论与官方决策之间的错位。

“主盟牛耳方推长,宾馆鸿胪竟首悬”则描绘了在外交场合中,国家领袖的地位与尊严受到挑战的情景。主盟者在外交活动中被推崇,但最终却面临尴尬的局面,象征着国家形象和地位的脆弱性。

最后,“误尽攘夷南宋论,况逢毒手又空拳”两句,总结了历史上的错误决策和失败的结果。这里提到的“攘夷南宋论”,可能暗指历史上针对外敌的策略或行动,结果却导致了更大的损失和失败。同时,用“毒手又空拳”来形容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表达了对过去决策失误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警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政治决策和个人责任的深邃思考,同时也对过去的错误进行了批判性的审视。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再述(其四)

噂噂元老语踦闾,沓沓群臣当殿趋。

玉磬赂人终听客,翠华到处即迁都。

预愁清酒黄龙约,尽倒天吴紫凤图。

忍听王孙路旁泣,延秋月黑乱啼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再述(其五)

羽檄飞驰四百州,先防狼角后髦头。

两端首鼠盟吴楚,一国蒙戎党李牛。

天意岂忘黄种贵,帝星犹幸紫微留。

横流忍问安身处,北望徘徊漆室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七月二十一日外国联军入犯京师

压城云黑饿鸱鸣,齐作吹唇沸地声。

莫问空拳殴市战,馀闻扈跸六军惊。

波臣守辙还无恙,日驭挥戈岂有名。

闻道重臣方受节,料应城下再寻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闻车驾西狩感赋

史臣新纪中兴年,应数西迁第一篇。

嵩室刚呼千万岁,帝车同仰九重天。

齐人野语纷多故,海客谈瀛每浪传。

今日君颜亲咫尺,秋风箫鼓竞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