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诗次先淮海同东坡先生酬和韵三首(其二)

空传南朝寺,不见南朝人。

松桂日以老,青山日以新。

清泉其白石,万古光磷磷。

三千珠履客,转眼成灰尘。

俯仰今昔事,浩歌问苍旻。

搔首月东出,长此烟霞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惠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变迁,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美的融合。

首句“空传南朝寺”,诗人以“空”字开篇,营造了一种虚无缥缈的氛围,暗示着南朝寺庙的遗迹仅存于传说之中,现实已无迹可寻。接着“不见南朝人”,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远去,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松桂日以老,青山日以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历史的短暂。松树与桂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而青山却在岁月的更迭中展现出新的面貌,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的不朽,也暗含了对人类文明易逝的感慨。

“清泉其白石,万古光磷磷”描绘了清澈的泉水在洁白的石头上流淌,光芒闪烁,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依旧保持着生命的活力与光彩。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时间与生命力量的颂扬。

“三千珠履客,转眼成灰尘”一句,通过历史人物的比喻,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繁华终将消逝的无奈与感慨。三千珠履客象征着历史上众多显赫的人物,他们的辉煌如同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化为尘土。

“俯仰今昔事,浩歌问苍旻”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与感慨,他低头回顾过去,抬头展望未来,以浩歌的形式向天空发问,寻求答案。这种情感的抒发,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最后,“搔首月东出,长此烟霞邻”以月升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立思考的情景。他以手搔头,凝视东方升起的月亮,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宁静。整首诗在自然与历史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与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4)

秦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惠山诗次先淮海同东坡先生酬和韵三首(其三)

山影落空潭,泉声走长樾。

声影两无碍,观听俱奇绝。

是名青莲界,所以无生灭。

捻残十老髭,踏破一轮月。

坐拥竹炉烟,静待岩花发。

风韵如在兹,愿言继高辙。

形式: 古风

陆子泉

达人不作千年计,志士常怀万物情。

陆子自能耽此水,二泉吾得濯其清。

明明夜月亭间竹,日日秋风谷底铛。

头白一瓢知冷暖,抱琴高卧听松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泰伯墓

梅村东去皇山上,高出勾吴泰伯坟。

万乘不亲惟礼义,二仪相接正氤氲。

狐狸满路悲秋雨,凤鸟无声隔暮云。

再向千年看季子,后来辞让只虚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范蠡城

兵家轻发是亡师,二十余年计弗迟。

主辱岂堪防鸟喙,功成犹自感鸱夷。

风尘渺渺夫椒恨,烟浪茫茫笠泽思。

海舶未遥臣种死,留侯能不一攀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