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展叔先生招陪秦岵斋王奉斋两先生登大别山拂云楼,分韵得云字

鸾鹄并高峙,短翼不及群。

一樽山水外,犹足张吾军。

是时赤日流,酷暑方如焚。

人声集下界,扰扰鸣饥蚊。

谁知楼上客,高极清无闻。

题诗招天风,拂纸飞晴云。

醉磨墨一斗,秃此中书君。

惜哉河朔饮,长空日易曛。

抱情各有适,天阔江沄沄。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毕展叔先生邀请秦岵斋和王奉斋两位先生一同登临大别山上的拂云楼,分韵以“云”字为题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鸾鹄并高峙,短翼不及群”,以鸾和鹄这两种高贵的鸟类比喻毕展叔先生与秦岵斋、王奉斋两位先生,虽才华横溢,但因某些限制未能与众人齐头并进,隐含着对三人独特身份和处境的感慨。

接着,“一樽山水外,犹足张吾军”,表达了即使在远离尘嚣的山水之间,也能找到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支撑,暗示了他们寻求精神自由与超越的追求。

“是时赤日流,酷暑方如焚”,描绘了夏日炎炎的景象,通过强烈的视觉和触觉描写,营造出一种酷热难耐的氛围,同时也预示着后文情感的激荡。

“人声集下界,扰扰鸣饥蚊”,对比楼上客的宁静与楼下喧嚣,突出了诗人的超脱与内心的平静,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谁知楼上客,高极清无闻”,进一步强调了楼上客的孤独与高洁,以及对世间喧嚣的不屑,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题诗招天风,拂纸飞晴云”,诗人以题诗的方式邀请天风,让纸上的文字仿佛化作飘逸的云彩,既表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也寓意着他的作品如同云彩般自由飘逸。

“醉磨墨一斗,秃此中书君”,描述了诗人尽情挥洒墨水的情景,表现出其创作的热情与投入,同时也暗含了对才华横溢的自我肯定。

“惜哉河朔饮,长空日易曛”,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

“抱情各有适,天阔江沄沄”,最后两句总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寄托和生活方式,无论是广阔天空还是奔腾江水,都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汉阳客舍题壁

剪纸难招久客魂,此身漂泊任乾坤。

江湘风雨秦南郡,申息云山楚北门。

一树枯槐怜庾信,十年秋柳泣桓温。

故人小别今如雨,零落春衣旧酒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骤雨

奇云挟雨至,迫以千里风。

乾坤白浩浩,万马鸣空中。

我居实湫隘,譬彼笯与笼。

阴气动破壁,薜荔青濛濛。

自倾一壶酒,磈垒难销镕。

梦中窥海日,意气始得雄。

形式: 古风

羁旅行

男儿生不识乡里,南船北马伊胡底。

长剑销磨四海尘,萍蓬不得誇弧矢。

吾闻马周落拓新丰市,谁为鸢肩悲失翅。

蠖曲龙伸指顾间,英雄不下穷途泪。

庞眉书客在泥滓,一心欲逐枯兰死。

十载哦诗壮志消,中原对酒雄心起。

形式: 古风

樗栎

曾向中原策马来,苍茫舟楫入荆台。

湖南春水思骚客,颍上秋风忆霸才。

四海无家长作客,百年如梦且衔杯。

亦知天地容樗栎,敢说空山老大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