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吟

阳行一,阴行二。一主天,二主地。天行六,地行四。

四主形,六主气。

形式: 古风

翻译

阳以一为单位行动,阴则以二为单位行动。
一代表天,二象征地。天的运行遵循六的规律,地的运行遵循四的规则。

注释

阳:指宇宙中的阳刚、光明、上升的力量,通常与太阳、男性等关联。
一:象征单一、主导或原则。
阴:指宇宙中的阴柔、暗淡、下降的力量,通常与月亮、女性等关联。
二:象征平衡、次要或对应。
天行六:指天的运行周期可能有六个阶段或方位,如六合、六气等。
地行四:地的运动可能遵循四季更替,或者象征着地的稳定和秩序。
四主形:四可能象征大地的四种基本形态或元素:土、木、火、金。
六主气:六可能象征天地间的六种基本气(如风、暑、湿、燥、寒、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阴阳吟》中的片段,主要探讨了阴阳的基本概念。"阳行一,阴行二",这里的"阳"象征着光明、主动、刚健,"阴"则代表暗淡、被动、柔顺。数字"一"和"二"分别对应阳和阴的特性,体现了古代哲学中对立统一的思想。

"一主天,二主地",进一步强调了阳与阴在宇宙秩序中的地位,阳象征天的广阔无垠,阴则象征地的承载万物。"天行六,地行四","六"通常与数理中的"六合"相关,象征全面、完整,而"四"可能象征四季或四方,表明天地运行各有其规律。

"四主形,六主气","四"继续与物质形态相关,"六"则涉及更为抽象的气的概念,即天地间的元气或生命力。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数字和象征,寓言般地阐述了阴阳学说在自然界和宇宙秩序中的作用,体现了邵雍对道家哲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乱石吟

天津多乱石,石里闲寻觅。

全玉固难求,似玉亦难得。

徒有碌碌青,亦有磷磷白。

奈无清越声,更无温润色。

形式: 古风

何如吟

立身须作真男子,临事无为浅丈夫。

料得人生皆素定,空多计较竟何如。

形式: 七言绝句

何事吟寄三城富相公

何事教人用意深,出尘些子索沉吟。

施为欲似千钧弩,磨砺当如百鍊金。

钓水误持生杀柄,着棋闲动战争心。

一杯美酒聊康济,林下时时或自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初秋

夏去暑犹在,雨馀凉始来。

阶前已流水,天外尚惊雷。

曲几静中隐,衡门闲处开。

壮心都已矣,何事更装怀。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