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其二)

小庭摇细绿。炉香坐久,一帘秋足。

烟思星情,那更苦眠能疏。

不是秋人爱夜,取消受、几竿风竹。银漏促。

吹空飞籁,春沉乔木。

已是缺月桐梢,记倦指憎弦,坠鬟偎烛。

理遍桃笙,不梦天涯柔玉。

待写片时情味,怕城堞、将催寒角。谁款曲。

凉蛩暗鸣诗屋。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秋夜画面。"小庭摇细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庭院中微风吹动的绿色植物,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炉香坐久,一帘秋足",炉火燃烧的香气与深秋的气息交织,诗人独自静坐,享受这份秋夜的宁静。

"烟思星情,那更苦眠能疏",诗人沉浸在如烟如星的思绪中,连夜晚的寂静也无法驱散内心的苦闷。"不是秋人爱夜",他并非单纯地喜爱夜晚,而是因为愁绪难以排解。"几竿风竹"增添了孤独感,竹影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寂寥。

"银漏促。吹空飞籁,春沉乔木",银色的漏壶滴水声催促着时光流逝,夜晚的乐音在高大的树木间回荡,更显孤独。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过去,"缺月桐梢","倦指憎弦,坠鬟偎烛",月光洒在梧桐梢头,疲倦的手指不愿再弹奏,发髻滑落,陪伴着昏黄的烛火。

"理遍桃笙,不梦天涯柔玉",诗人试图抚慰自己,却无法从远方的思念中解脱,连梦境中的温柔也变得遥不可及。"怕城堞、将催寒角",担心城墙上的更鼓声即将响起,提醒寒冷的冬日临近。

最后,"谁款曲。凉蛩暗鸣诗屋",诗人期待有人能前来安慰,然而只有屋外的秋虫在低鸣,更添了几分孤寂和哀愁。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秋夜的孤独与思绪。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绮罗香

霜信催笳,蛩啼沉烛,晚江孤客滋味。

伫立搴芳,小袖娉娉香腻。

认夕阳、深院离痕,听碎叶、画檐凉吹。

正书成、凝睇归鸿,寥天云淡杳无字。

柔魂漫道易悸。任是流空暗燹,不摇兰佩。

淡冶秋光,恰写冷蟾心事。

尽恨销、碧海琴丝,莫影减、远峰眉翠。

恁花前、几度低徊,鸣珰风细细。

形式:

齐天乐.新荷

飞红犹湿前宵雨,好春也懒归去。

日潋池心,山摇萍际,夏气先烘晴宇。笛声凄楚。

正倦倚薰风,吹凉前浦。

艳说荷花,焉知结子此心苦。芳讯凭谁为主。

更番催令节,佳期无阻。

掠燕频低,遮鱼未稳,贴水钱钱堪数。愿春小住。

便开晚蔷薇,番风应许。一任菱船,清歌江畔路。

形式:

买陂塘.凉夜

过黄昏、斜阳收了,画帘几桁催卷。

窗灯不上情更好,月出梧桐庭院。花气袅。

几缕柔风,催趁虫声懒。罗衣早换。

尽美睡堪寻,零诗漫拾,已是夜过半。

秋期近,仰见疏星远汉。新凉消息谁管。

山中猿鹤怜归晚,我已心先南雁。诗梦浅。

怕古寺、钟晴密杵摇偏缓。纱帷漫卷。

任藤枕频欹,晓凉未减,安簟宜清旦。

形式:

南浦.慧明受法戒万岁寺,后归章江,楞根上人亦往太姥,赋词寄意

飞毂转黄埃,看群翾,炫目千般稀趣。

余念拨寒灰,仙山里,欢结琼壶幽素。

低鬟听讲,佛香一缕横青雾。

安顿心魂消苦行,因果细参兰絮。

西风吹远,禅花正无聊,又送维摩归去。

江岸遍枫林,秋江冷,照见蒲帆分路。虚廊悄步。

澹踪闲觅还疑遇。

寒菊无言人悄悄,钟后霜枝摇暮。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