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极阳生天地新,高楼气色已含春。
得无鸿雁翻归翼,应有龙蛇动蛰鳞。
亦复书云占楚岁,不辞为寿引湘醇。
甘泉从祀虽能赋,怅望钩陈拥北辰。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日登高远眺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首句“南极阳生天地新”点明了冬至日的节气特征,阳光开始南移,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接下来,“高楼气色已含春”则通过视觉形象,预示着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息。
“得无鸿雁翻归翼,应有龙蛇动蛰鳞”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鸿雁和龙蛇在冬至日的特殊时刻似乎也感受到了季节的变化,开始了它们的活动。这种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引发了诗人对生命循环与自然规律的思考。
“亦复书云占楚岁,不辞为寿引湘醇”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通过观察云彩的变化来预测来年的吉凶,同时也借酒表达对长寿与幸福的向往。
最后,“甘泉从祀虽能赋,怅望钩陈拥北辰”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权力与地位的淡然态度,即使能够吟诗作赋,享受生活的乐趣,但内心仍对国家的治理与天子的权威充满敬仰与期待,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君臣关系的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骨与情怀。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长至须臾二月来,朔云零雨未尝开。
阴藏昼景长绣线,寒夺阳和潜律灰。
宿翼困冰多后雁,暗香漂水惜残梅。
撩晴召暖无他术,安得凉风一夜回。
苏子佯狂不自疑,汉庭籍甚莫言非。
放歌金马居常醉,穷老沧洲不更归。
浮世功名均梦寐,平生翰墨独光辉。
壁间数字龙蛇动,神物通神亦恐飞。
腊去春归意可怜,久为羁客海西偏。
温风泛泛生卮酒,和气融融媚管弦。
剪綵直为儿女戏,土牛向自国家传。
事情争爱新翻掷,还道今年胜去年。
蓬莱佳气旧无时,春物迎新特更宜。
燕识玉箱来自早,漏随宫线报还迟。
沟声破冻才通苑,酒力含风易满卮。
蓬鬓不堪双綵胜,懒随君向习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