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学者孙诒让所作的《题焦山定陶鼎拓本》。诗中,他以历史典故为切入点,提及了陶陵祭器的流传,这些祭器与古代濮议(关于祭祀礼仪的讨论)有关,暗示其历史悠久且在礼仪中占有重要地位。接着,诗人提到了丁傅两大家族对元后的贡献,他们通过某种方式(可能指代清除不利于元后的因素)延长了元后的寿命。最后,诗人感慨宗彝(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已经经历了两千年的沧桑变迁,只剩拓本留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和对文化传承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以历史事件和文物为载体,寓含了对历史兴衰和文化延续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学识和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