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海作二首(其一)

云海茫茫里,乘桴亦快哉。

帆飞天上去,人向日边来。

水远高于岸,涛奔响似雷。

黄昏阴火出,仿佛见银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渡海时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云海茫茫里"展现了开阔无垠的海面与天空相接的壮观画面,"乘桴亦快哉"表达了诗人乘舟破浪的畅快心情。"帆飞天上去,人向日边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帆影在阳光下直指天际,而人的航程似乎朝着太阳的方向延伸,富有动态感。

"水远高于岸,涛奔响似雷"进一步描绘了海水的浩渺和波涛的汹涌,以雷鸣般的涛声强化了海浪的力量。"黄昏阴火出"形象地描述了夕阳西下时,海面上的光影变化,犹如阴暗中闪烁的灯火,增添了神秘色彩。

最后两句"仿佛见银台"则借景生情,诗人仿佛看到了远处的银色宫殿,可能是对彼岸的想象,也可能是对理想或故乡的寄托,给全诗增添了一层诗意的遐想。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上航行的壮丽景色,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

收录诗词(870)

林朝崧(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 字:俊堂
  • 号:痴仙
  •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 生卒年:1875-1915

相关古诗词

渡海作二首(其二)

平海夕悠悠,星河倒影流。

鱼涎吹作雨,蜃气结成楼。

天外呼青鸟,舟边狎白鸥。

扶桑枝可折,寄远苦无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自獭江东渡,寄家兄荫堂

书剑飘零逐转蓬,闽南三度荔枝红。

千金散尽貂裘敝,一笑归帆挂海风。

海风浩浩海天暮,击汰扬舲从此渡。

渔郎有意住仙源,桃源暗认重来路。

形式: 古风

归故居三首(其一)

劳劳走风尘,一身为形役。

飞蓬寻本根,暂返山中宅。

叹息陵谷迁,人事亦变易。

交情一雀罗,世味两鸡肋。

形式: 古风

归故居三首(其二)

我居楠木堂,堂后旧栽竹。

去时如人长,归来长过屋。

苍翠扑人衣,依依娱醉目。

爱之抱瓮浇,何暇嗔懒仆。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