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宋耆卿

人如韫玉操如冰,拾芥推梨世岂能。

案上有琴亡旧响,墓头无火续寒灯。

一官祗是幽閒过,百行惟须健笔称。

此曲调高知者少,朗吟唤得九原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人品如美玉,性情冷若冰,世间怎能轻易找到这样的人?
琴桌上已无昔日的乐音,墓前的灯火无人添油,只剩寒风摇曳。
官职只是度过闲暇时光,百般技艺唯有书法堪称出色。
这首曲子高雅难懂,知音稀少,但大声吟诵或许能唤醒九泉之下的先人回应。

注释

人如:比喻人的品质。
韫玉: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操如冰:形容性情冷淡。
拾芥推梨:形容人品高尚,待人谦逊。
世岂能:世间怎能轻易找到。
亡旧响:失去往日的乐音。
墓头无火:墓地的灯火无人照拂。
祗是:只是。
幽閒过:度过闲暇时光。
健笔:出色的书法技艺。
称:胜任,称许。
知者少:知音稀少。
九原:指死者,古代称墓地为‘九泉之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师石为悼念宋耆卿而作,以深沉的情感和高度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对故人的怀念与敬仰。首句“人如韫玉操如冰”,比喻宋耆卿品行高洁,如同怀藏美玉,内心纯净如冰,表达了对其人格的赞美。次句“拾芥推梨世岂能”引用典故,强调了宋耆卿的谦逊和仁爱,世间难寻其匹。

第三句“案上有琴亡旧响”,暗示了宋耆卿去世后,往日的琴声不再,充满了哀思与寂寥。第四句“墓头无火续寒灯”,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墓前微弱的灯火象征着对逝者的思念和长夜难眠。

第五句“一官祗是幽閒过”,感慨宋耆卿虽然官位不高,但他的生活却过得清闲而高尚。最后一句“此曲调高知者少,朗吟唤得九原应”,表达了诗人对宋耆卿才华的认可,认为他的诗歌虽少有人理解,但若能大声吟诵,定能唤起他在九泉之下的共鸣。

整体来看,薛师石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刻画了一位品德出众、才华横溢但已离世的故人形象,表达了对宋耆卿深深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114)

薛师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陈叔望

少年曾是鲁诸生,为立功名别路行。

尝捉宝刀严汉陛,再持符节领江城。

绝怜诗律双金在,不见林塘五柳成。

明日西山归葬处,踏青人散草初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挽林敬之

闭门常读易,遁世意如何。

有酒可消闷,无阶不种莎。

閒时寻旧友,月夜步新河。

我亦逃名者,题碑愧尔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挽赵孺人余中表也

幼小同群戏,年加各所之。

常疑艳花卉,终是易离披。

夫婿新袍绿,儿男半发垂。

送归蒿里道,兴我渭阳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徐左史

左史声名空复存,如今往事不堪论。

惟应指佞当前陛,已判身归老故园。

骢马引丧寒有泪,麒麟卧冢寂无言。

人生遇合萍相似,何处分明怨与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