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顾璘的诗《奉和总制陈公江西平贼诗(其三)》以南方春雨为背景,歌颂了陈公的威德与战功。首句“南国同歌时雨施”描绘了雨润江南的和谐景象,暗寓陈公的恩泽如春雨般惠及百姓。接着,“丈人威德称行师”赞美陈公不仅德高望重,且能以武力平定贼乱,犹如行师之典范。
“风云气胜旌旗转”运用象征手法,形容陈公的气势如风云般壮丽,所向披靡,连旌旗都为之转动。而“日月功高带砺垂”则强调他的功绩如同日月般永恒,其影响深远。接下来,“金马史臣争点笔”描述史官们争相记录陈公的事迹,显示出对他的敬仰。
“杜陵辞客莫忧时”借用杜陵(汉宣帝陵)的典故,表达出即使在动荡时局下,文人墨客也不必担忧,因为有像陈公这样的英雄人物在维护安宁。最后,“衣冠不改先朝乐,长捧龙光集凤池”以衣冠文物的延续,比喻国家的稳定,陈公的功业将被载入史册,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赞扬了陈公的英勇与智谋,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