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刘珏的《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其七)扶桑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虚亭立水面",形象地写出亭子建在水边,倒映着水面,显得轻盈而空灵。"问树乃称奇",诗人惊讶于树木在如此环境中展现出的奇特之美,可能是指树影婆娑或姿态独特。
"不谓虬龙影,能于隙地垂",进一步描绘了树影的形态,仿佛蛟龙般蜿蜒垂落,增添了神秘感。"互承栏并槛,交接涧通池",描述了亭子与周围环境的巧妙融合,栏杆和门槛与溪流、池塘相接,形成和谐统一的景观。
最后两句"长日披襟坐,摊书尤所宜",诗人想象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悠闲地阅读,更显出园林的宁静与读书的乐趣。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处园林小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赞赏,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