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日依云卷为陈泰宁题

旧京分阃几登坛,为奉潘舆暂解官。

红日九重看渐近,白云千里望应宽。

金貂奕世元侯贵,银宫标题寿母欢。

归去可能忘报国,汉延犹拟繫楼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拱日依云卷为陈泰宁题》由明代诗人王弘诲所作,通过对陈泰宁的赞誉,展现了对忠诚与报国精神的颂扬。

首联“旧京分阃几登坛,为奉潘舆暂解官”,开篇即以陈泰宁在京城的显赫地位和暂时卸任官职的举动,描绘出其深谋远虑、顾全大局的形象。这里,“分阃”指分领军事,暗示陈泰宁曾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潘舆”则借用了古代帝王出行的车驾,象征陈泰宁受到尊崇的地位。

颔联“红日九重看渐近,白云千里望应宽”,运用了红日与白云的意象,分别象征着权力与自由。随着红日逐渐接近,预示着陈泰宁即将回归权力中心;而千里之外的白云,则代表了广阔的视野与自由的心境。这两句诗巧妙地表达了陈泰宁在权力与自由之间寻求平衡的智慧。

颈联“金貂奕世元侯贵,银宫标题寿母欢”,进一步赞美陈泰宁家族的荣耀与对母亲的孝顺。金貂是古代官员的标志,此处喻指陈泰宁家族世代显赫;“银宫标题”则可能是指陈泰宁为母亲举办盛大庆典,表达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这一联不仅体现了陈泰宁个人的高尚品德,也彰显了其家族的辉煌成就。

尾联“归去可能忘报国,汉延犹拟繫楼兰”,表达了陈泰宁即便归隐,也不会忘记报效国家的决心。这里的“汉延”借指陈泰宁的国家,而“繫楼兰”则是引用了汉代名将李广抗击匈奴的典故,象征着陈泰宁即使退居幕后,心中仍怀有为国效力的壮志。这最后一联既是对陈泰宁忠诚与责任感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未来可能贡献的期待。

综上所述,《拱日依云卷为陈泰宁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陈泰宁作为一位忠诚爱国之士的形象,以及其在权力与自由、家族荣誉与个人责任之间的智慧抉择。这首诗不仅是对陈泰宁个人品质的赞美,也蕴含了对忠诚与报国精神的深刻颂扬。

收录诗词(509)

王弘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吴明卿藩参见寄(其一)

大雅文章实起予,风尘甘载滞联裾。

每从楚客时歌凤,漫向湘江拟觅鱼。

囊里忽分三秀草,怀中如得九丘书。

独怜下里当春雪,欲报琼瑶愧不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酬吴明卿藩参见寄(其二)

一从邺下散词曹,宝铗龙文久自韬。

载酒有无从问字,独醒曾否著怀骚。

壮心老骥知仍在,矫首冥鸿意转劳。

清庙祇今需雅颂,朱弦疏越待谁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立春前一日任白甫孝廉见过

帝京佳丽动初春,剪綵迎祥燕笑频。

兴托郢歌怜尔和,梦回池草待谁论。

条风拂柳行青陆,淑气含梅映紫宸。

珍重东园桃李色,芳菲次第报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沈虹台太史册封肃藩

分茅乍下金茎直,视草初违玉笋班。

带砺宗盟传汉室,河山天府控秦关。

太行春尽登临日,绝漠风高睥睨间。

西去乘槎牛斗近,为询天上几时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