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密直温学士西京迁葬

锦衣西去道何光,卜葬伊川旧钓乡。

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

重寻泉石应多感,旋插松楸未著行。

一月归程如有暇,云间时到读书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送密直温学士西京迁葬》。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故人迁葬的感伤之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

“锦衣西去道何光”,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锦衣”指的是穿着华丽衣服的人,可能是指密直温学士的遗体或其亲人。这里的“西去”则暗示了迁葬的方向和目的地。通过“何光”,诗人表达了一种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卜葬伊川旧钓乡”,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迁葬的场景。“卜葬”指的是选择墓地并埋葬,伊川是古代的地名,可能是密直温学士的故乡或选定的安葬之处。这里的“旧钓乡”,则让人联想起往日在此地钓鱼的情景,增添了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这两句诗表达了送别时人们的悲伤情绪。“留守”指的是留在原地的人,“开筵”是打开席子准备行礼的意思。亲友们举杯以酒祭奠逝者,眼中含泪,看着那些焚烧的纸钱或其他供品,心中充满了哀思。

“重寻泉石应多感,旋插松楸未著行”,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春天时节,泉水潺潺,石头在阳光下散发着温暖的气息,这些都是让人感到愈加怀旧和哀伤的元素。而“旋插松楸未著行”则表现了诗人不忍离去之情,连带着树枝都不愿意放手。

最后,“一月归程如有暇,云间时到读书房”,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的境界。一月即将结束,作者似乎在说,当他完成了这次送别的任务后,会有闲暇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比如隐居山林,阅读书籍。这里的“云间时到读书房”则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也是对逝者最后的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送别情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以及他对于生命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送戚殿丞之任栝苍

佐郡海西边,挂帆离兔园。

远经罗刹石,去近鹡鸰原。

菊暖秋飞蝶,霜晴夜叫猿。

老郎方吏隐,应笑市朝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淳于中舍悬车侍养

悬车东去谢明朝,摆脱簪缨似一毛。

望苑官清谐侍养,督邮名贱耻徒劳。

青宫位在他年起,綵服身归此日高。

我愧无亲尸厚禄,与君书命泪沾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

赁船东下历阳湖,榜眼科名释褐初。

宾职不忧无厚俸,郡斋唯喜有藏书。

伴吟先买秋江鹤,醒酒时烹晚市鱼。

廉使多情应问我,为言衰病似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馆中王正言使交趾

乘轺南下兴何长,大半江山是故乡。

蛮府好迎天上使,朝贤不为橐中装。

犀牛出水挨铜柱,飓母扶空卸海樯。

复命丹墀莫经岁,北门西掖待翱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