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

月向中天迥,人惊秋暮悲。

玄霜初落后,客梦未归时。

缥缈三秋雁,萧条两鬓丝。

空馀旧箫管,愁对月明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秋》,由明代诗人沈宜修所作。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悲凉情感。

首句“月向中天迥”,以月亮高悬于夜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氛围。接着,“人惊秋暮悲”点明了诗人面对深秋的来临,内心涌起的悲伤情绪。接下来的“玄霜初落后”,描述了霜降之后的寒冷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凄清的氛围。“客梦未归时”则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情。

“缥缈三秋雁”,描绘了大雁在空中飞翔的场景,它们的迁徙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萧条两鬓丝”则是诗人自喻,形容自己年华老去,两鬓斑白,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最后,“空馀旧箫管,愁对月明吹”,诗人手持旧箫,在明亮的月光下吹奏,借音乐抒发心中的愁绪。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198)

沈宜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山东副使沈珫之女,工部郎中叶绍袁之妻。工诗词,生三女皆能诗,母女相与题花赋草。因女死神伤而卒。绍袁集妻女之作,编为《午梦堂十集》

  • 字:宛君
  • 籍贯:苏州府吴江
  • 生卒年:1590—1635

相关古诗词

村居即事

寂寂村居晚,迢迢旅雁稀。

烟花迷曲径,山月澹清辉。

黄菊经霜净,秋莼带雨肥。

夜深寒漏彻,渔火逐星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夫子书屋落成阑干皆用卐字遂名曰卐斋属赋四十字

夫子爱奇字,回阑缭绕之。

一时齐作卐,三点不成□。

树色春浮并,斋居绣佛宜。

定知人载酒,送喜有刍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村居杂感三首(其一)

自我来兹地,重门晓夜扃。

萧条门外柳,几度向人青。

采蕨怀商土,占时望岁星。

但能安病骨,不必问池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村居杂感三首(其二)

蓬径无人迹,春厨断暮烟。

稻粱谋自拙,仆隶义相捐。

薄俗终难入,幽栖性自便。

尺书兼斗粟,惭愧主人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