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诸将三首(其二)

关河日夕羽书传,亿万刍茭悉帑钱。

不为陈师来紫塞,何缘转粟上青天。

至尊减膳龙庭外,诸将忘身虎旅先。

自古足兵谋足食,四方愿祝屡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效诸将三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施何牧所作,通过对古代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对国家军事与民生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关河日夕羽书传”,描绘了边关烽火连天,紧急军情通过羽书迅速传递的情景,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紧张与紧迫。接着,“亿万刍茭悉帑钱”一句,揭示了战争所需的巨大物资消耗,以及这些资源对国库的影响,体现了战争对经济的沉重负担。

“不为陈师来紫塞,何缘转粟上青天。”这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军队的行动并非出于无谓之举,而是为了某种必要性或战略目标。这里的“紫塞”和“青天”分别象征着遥远的边疆和广阔的天空,暗示了战争的规模和范围。

“至尊减膳龙庭外,诸将忘身虎旅先。”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战争中君主与将领的角色与牺牲精神。君主在前线作战时减少膳食,表现了对将士们的关心和支持;而将领们则不顾个人安危,率先冲锋陷阵,体现了他们为国捐躯的勇气和决心。

最后,“自古足兵谋足食,四方愿祝屡丰年。”这两句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国家的强盛既需要充足的军事力量,也需要稳定的经济基础。同时,表达了人民对于国家繁荣富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国家与民生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国家稳定与繁荣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7)

施何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效诸将三首(其三)

天山八月朔风吹,两道飞符并出师。

突骑全凭白马将,弯弓已毙射雕儿。

金城旧日屯充国,瀚海今朝斩郅支。

蠢尔西戎稽颡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日放舟山塘

老去登临兴未删,便乘小艇放溪湾。

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

半世功名随旅雁,百年心迹对秋山。

黄花此日何岑寂,一笑层台懒更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焦山人

泠泠秋阁大江临,中有幽人襺玉琴。

一自《霓裳》檀板歇,几回铁瓮戟枝沈。

孤钟断续迷寒雨,冷焰高低起暮阴。

此日孝然如可作,白头肯负紫芝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延川道中

水似瞿塘险,山如剑阁雄。

奔涛时啮岸,盘磴半临空。

马踏云头上,人行石腹中。

那知巫峡雨,翻作塞门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