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水西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白沙罗罗石齿齿,泾溪溪水清且驶”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水西的自然风光,白沙与岩石相映成趣,溪水清澈而湍急,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
接着,“舒姑泉合麻川来,印文一折三百里”描述了泉水汇入河流的壮丽景象,仿佛一条蜿蜒曲折的银带,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此间水西天下稀,复嶂重岩匝烟水”进一步强调了水西的独特之处,群山环绕,烟雾缭绕,更显其神秘与幽静。
“水也古寺何阴森,南齐永平构遗址”转而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历经沧桑,依旧屹立不倒,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殿脚插入玻璃光,钟声飘来翠微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圣,以及钟声在山谷中回荡的美妙场景。
“寺后一池名浴龙,风光风光昔游此”提到了一处名为“浴龙”的池塘,曾经是游人休憩的好去处,如今却显得格外宁静。
“老僧一定垂百年,钵中蜿蜒背人起”描绘了一位老僧的形象,他或许已经在此修行百年,与世隔绝,但内心却充满了智慧与力量。
“作帝何似栖禅佳,博得长安一邦耳”表达了对帝王生活的反思,认为隐居修行的生活更加美好,得到了世人的尊敬。
“大中事琐不足论,胡贬才人子温子”提到历史上的事件,认为它们并不值得过多关注,尤其是对于那些才华横溢却遭受贬谪的人而言。
“白龙且有豫且困,泄愤区区无乃鄙”通过白龙与豫且的典故,表达了对那些因小事而发泄愤怒的行为的不屑。
“遗迹空指烟霞间,千秋未移云物美”强调了自然与历史遗迹的永恒之美,即使时间流逝,它们依然美丽如初。
“谢守题诗亦寂寥,葛洪丹井荒荆枳”提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足迹,他们的诗歌与遗迹如今已显得寂寥,但依然令人怀念。
“神仙富贵两茫茫,惟有活溪流不死”最后,诗人感慨于神仙与富贵的虚幻,唯有自然的生命力永恒不灭,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整首诗通过对水西自然景观与人文遗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