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鞍山河

月落四山静,驱驰涉沙河。

长天夜景寂,露冷秋气多。

翘首瞻瑶阙,万象俱森罗。

流水落幽涧,凉飙起松萝。

狐兔自出没,促织调机梭。

行行不复止,直过鞍山河。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行经沙河,过鞍山河的宁静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月落四山静谧的夜晚,沙河上的行旅,以及四周自然界的生动画面。

首句“月落四山静”,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月光隐去,四面山峦一片寂静,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接着“驱驰涉沙河”一句,点明了行旅的主题,诗人独自或与同伴在沙河上前行,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旅程。

“长天夜景寂,露冷秋气多”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冷,长空无垠,只有偶尔的露珠在冷风中轻轻颤抖,秋意浓厚,给人以深深的寒意和孤独感。

“翘首瞻瑶阙,万象俱森罗”描绘了诗人抬头仰望,仿佛看到了仙境般的瑶池,四周万物皆显现出森然的排列,既神秘又壮观,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流水落幽涧,凉飙起松萝”则将视线转向自然界的动态,流水潺潺,从幽深的山谷中流出,微风吹过松林,带来了阵阵清凉,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狐兔自出没,促织调机梭”两句,通过动物的活动,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狐狸和兔子在草丛中自由穿梭,而远处的促织(蟋蟀)则在忙碌地弹奏着生命的乐章,仿佛在编织着生活的节奏。

最后,“行行不复止,直过鞍山河”表达了诗人继续前行的决心,即使路途遥远,也要勇往直前,最终到达目的地——鞍山河,完成了这次旅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旅途的坚韧精神,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旅程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09)

黎贞(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庄子观泉图

漆园旷达士,千载思不群。

才堪跨箕尾,志欲凌风云。

鹏程同浩荡,蝶梦何缤纷。

泠泠山下泉,难洗战国尘。

不如蹑巢许,甘作箕山民。

形式: 古风

林大尹爱日堂卷

奇花丽容色,好鸟和清声。

花鸟无情物,爱之心自诚。

自诚非勉强,好恶乃其情。

其情尚可爱,况复恩义并。

爱亲出天性,恒与理俱生。

流汗心即动,齧指神还惊。

孝慈古有传,千载嘉其名。

金华礼义俗,里闾播德馨。

一门五马贵,络绎旧簪缨。

夫君尹和邑,讼理政自平。

爱亲如爱日,耿耿心不宁。

忆彼陶长沙,惜阴得英称。

惜阴犹爱日,爱日尤可矜。

但愿日如岁,我亲长妙龄。

郑侯笔如椽,古篆书以旌。

愿将遗子孙,永镇芝兰庭。

形式: 古风

酬万吏目

豫章有高士,来宦炎海隅。

捧檄出左腋,承恩下玉除。

丹心存謇谔,白发已萧疏。

文章灿星斗,抱蕴愈谦虚。

参谋贵才略,不宝照乘珠。

远慕祭征虏,雅歌自投壶。

会须报明主,更献无逸图。

形式: 古风

病中忆东明圆明空上人

老师久病脚,贱子长病心。

两地各伏枕,何时得相寻。

扶筇犹踯躅,捧腹常呻吟。

葛藤谁共话,竹叶谁共斟。

缅思少壮日,汗漫何可禁。

其如忽衰谢,百事转交侵。

沈绵在床缛,亲朋若商参。

有如笼中鸟,不得栖上林。

何当复强健,清欢尽馀音。

为公歌此曲,感古仍慨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