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九月送龙门课试士友

凉风九月菊花天,路近龙门自坦然。

胜友如云儒雅集,雄文丽藻灿连篇。

平时学问勤攻玉,圣世功名好着鞭。

黄屋临轩新策士,姓名一一听胪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宋朝徐经孙所作的《丙寅九月送龙门课试士友》诗,描绘了九月菊花盛开时节,临近龙门之地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对学子们的期许。

首句“凉风九月菊花天”,以凉爽的秋风和盛开的菊花,渲染出秋季特有的清新与高雅,为整首诗奠定了清幽而充满文气的基调。接下来,“路近龙门自坦然”一句,不仅描绘了地理位置的便利,更暗含着对龙门这一象征科举成功之地的向往与自信。

“胜友如云儒雅集,雄文丽藻灿连篇”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众多才华横溢的朋友们聚集一堂,共同探讨学问、挥洒才情的场景。这里的“胜友”指的是一些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朋友,“儒雅集”则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文化氛围。“雄文丽藻灿连篇”则形容了他们的文章内容丰富、文辞华丽,如同璀璨的篇章连绵不绝。

“平时学问勤攻玉,圣世功名好着鞭”两句,表达了对学子们平时勤奋学习、追求知识的态度的赞赏,同时也寄托了对他们在圣明时代能够取得功名、实现抱负的美好祝愿。这里“攻玉”比喻刻苦学习,而“着鞭”则是鼓励之意,希望他们能在关键时刻把握机会,一展才华。

最后,“黄屋临轩新策士,姓名一一听胪传”两句,预示着在皇帝的亲临下,新一批的策士(即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即将被任命,他们的名字将被一一宣布,意味着他们即将踏上仕途,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整个社会文化教育成果的表彰。

整首诗通过对九月菊花天、龙门之地、文人雅集、勤奋学习、科举成功等元素的描绘,既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风貌和精神追求,也蕴含了对后辈学子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85)

徐经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卒于度宗咸淳九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一二七三年】,年八十三岁。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授浏阳主簿。累迁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敷陈经义,随事启迪。景定三年,(公元一二六二年)春雷,诏求直言。经孙奏年来忠谠之气,郁不得行,上帝降鉴,假雷以鸣。人谓切中时病。累官翰林学士知制诰。公田议起,经孙极论不便,忤贾似道,罢归。家在洪、抚之间,有山方正,因号矩山。闲居十余年,卒。谥文惠。经孙作有《矩山存稿》五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相关古诗词

和胡适斋韵

得得高轩到涧泉,真成空谷喜跫然。

三诗惠我惊人句,八秩如公现世仙。

一见长身知润德,颇疑盛际有遗贤。

君王已获非熊兆,钓隐如今起渭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悼陶德芳

袖有银毫刺史章,先生不是薄淮阳。

倦游谁不思三径,勇退今惟见一堂。

讲席有功周子学,义田无愧范公庄。

忍闻耆旧铭旌举,此语吟成泪数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秀岩(其一)

风露增凉晓气清,崎岖取路绕沟塍。

早田得雨秋耕遍,晚稻如云岁事登。

古涧蛇行泉曲折,崇冈虎踞石棱层。

撩人野兴皆诗料,自愧尘埃谢不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秀岩(其二)

四山环抱似围城,石屋中间地砥平。

天隔俗尘飞不到,神开宝藏画难成。

岩分上下光皆透,水有往来踪不明。

可惜韩张期界上,当时过此未知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