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桃渚

一棹天台依旧迷,重来秋爽足攀跻;

苔衣糁糁髯偏美,石磴鳞鳞齿未齐。

梦到赤城霞气近,感深沧海水声低。

临流空作桃花想,愧杀仙源是武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煌言的《重过桃渚》描绘了诗人再次游历天台山的情景。首句“一棹天台依旧迷”,表达了诗人对旧地重游的深深感慨,仿佛旧日的记忆仍未消散。"秋爽足攀跻"则写出秋天的清爽气候适宜登山,诗人兴致勃勃。

第二句细致描绘了山中的景象,“苔衣糁糁”形容石头上的青苔密布,增添了山林的幽静与古老,“石磴鳞鳞齿未齐”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山路的崎岖不平,富有画面感。

“梦到赤城霞气近,感深沧海水声低”两句,通过梦境和听觉感受,进一步渲染了天台山的神秘与壮丽,赤城霞光与海浪低语形成鲜明对比,诗人的情感在其中深深沉浸。

最后,诗人“临流空作桃花想”,望着流水,心中涌起对桃花源般的仙境的向往,然而现实却是“愧杀仙源是武溪”,暗示了自己身处武溪,未能真正抵达理想的桃花源,流露出淡淡的遗憾和自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台山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复屯林门

十年兵甲满沧洲,此日回戈又上游。

人去鹿场仍旧迹,秋高蟹脯足晨羞。

空山饿犬声如豹,失路穷黎状似鸠。

自笑经营何太拙,误将岛屿作并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中秋有怀

去年拾桂英山里,今夕浮槎涨海东;

关塞每怜鸿雁影,江湖应怅鲤鱼风。

金飙玉露原无异,跃马乘舟已不同。

明月当前人在侧,持螯把盏莫辞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步韵和曹云霖「浯岛秋怀」二首(其一)

荒烟残烧越王台,忆昔雄图今倍哀。

丹叶三秋何事老,翠华六诏几时回?

才从鹭岛怀人远,忽得鱼书对客开。

诗律迩来知渐细,高吟低唱且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步韵和曹云霖「浯岛秋怀」二首(其二)

天长地阔总伤秋,闽峤寒云路更悠。

戴汉节旄空自脱,沼吴薪胆向谁谋!

百年形胜留天堑,一望风烟达帝沟。

堪笑鱼龙还寂寂,祗应陵树锁江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