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

南郡名山说武夷,幔亭尚想是秦时。

空中箫管何曾绝,洞里曾孙自不知。

石室尚遗仙蜕骨,棹歌犹唱宋人辞。

山前毛竹如龙箨,笑与壶公作杖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郡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诗人张昱以秦代幔亭为背景,想象昔日的仙乐悠扬可能仍未断绝于空灵山间,但洞中的后人对此已无知晓。他提及石室中遗留的仙人遗骨,以及当地仍流传着宋代的棹歌,体现了武夷山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最后,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将山前茂盛的毛竹比作龙的鳞片,自己仿佛与壶公(传说中的仙人)一同骑竹杖,流露出对自然与仙道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意趣。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山水风物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29)

张昱(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字:光弼
  • 号:一笑居士
  • 籍贯:元明间庐陵

相关古诗词

冷泉亭观猿

旧从巫峡看猿挂,此日山中复见之。

黠与樵苏争堕果,捷于风雨下高枝。

月沉夜涧魂先断,风搅霜空叫转悲。

应记往年梅岭事,玉环付与老僧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观潮,次贝廷琚韵

世代销沉在此声,几回东下复西倾?

翻腾日月迷朝夕,簸荡鱼龙定死生。

衔石每怜精卫小,投醪未见浊河清。

眼前波浪犹如此,莫说蓬山顶上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后堂壁

兵权去手志何伸,耻是随班入省频。

京国蹉跎空在梦,蓬莱清浅已生尘。

绕朝谩赠秦人策,孔子将书鲁国麟。

散骑得辞丞相后,五湖安往不闲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闺词

白日高堂欲暮难,鸣鸠乳燕静相干。

银瓶行酒双鬟绿,玉管调笙十指寒。

蝴蝶每因飞处见,牡丹多是折来看。

明朝为遣安西使,锦字红灯织夜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