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其二)送柳儿

花衔日色柳衔烟。画楼前。水连天。

缓橹轻歌,鸭嘴小娘船。

新载摇郎湖曲里,不愿取,渡头钱。

前山深树有啼鹃。恨年年。未归旋。

红板人家,犹自挂秋千。

日薄馀寒春又晚,溪路远,草芊芊。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日画卷。首句“花衔日色柳衔烟”以拟人手法写花朵和柳条仿佛含着日光和烟雾,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日清晨的朦胧美。接下来,“画楼前,水连天”描绘了楼台倒映在水面,水天一色的开阔景象。

“缓橹轻歌,鸭嘴小娘船”描绘了湖上的悠闲画面,小船轻摇,船娘曼声歌唱,鸭子戏水,充满生活情趣。"新载摇郎湖曲里,不愿取,渡头钱"则写出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宁愿与心上人在湖中游玩,也不愿为了生计而收取渡资。

下片转而抒发离别之情,“前山深树有啼鹃”,以杜鹃鸟的哀鸣渲染离别的伤感。“恨年年,未归旋”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以及年复一年的期盼。"红板人家,犹自挂秋千"进一步描绘了村中的春意,但女子的心却因思念而无暇顾及。

结尾“日薄馀寒春又晚,溪路远,草芊芊”描绘了夕阳西下,春寒料峭,溪边小径上草木茂盛,更显离人的孤独与漫长归途。整首词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词人对江南水乡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离别时的深深愁绪。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

画栏低,斜日暮,睡起甚无绪。

蝶蝶游丝,阵阵惹飞絮。

是他梅子生心,樱桃辞蒂,著甚个、五风三雨。

隔墙树。听叶底鹃儿,不住叫谁去。

看又黄昏,寂寂闭朱户。

夜来明月何如,几时回顾,记不出、初三十五。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满江红(其一)商雨臣弹琴作

猊火初红,抱绿绮、夜堂三弄。

渐秋老、亭皋木落,晚云流冻。

紫稗霜田翔寡鹄,碧梧凉叶栖雏凤。

似兰娘、峡里听流泉,当时梦。几曾是,商陵痛。

何须作,雍门恸。但前轩月下,手挥目送。

三尺冰弦看似雪,有新声、迸入鸳鸯综。

恰七条、总似一条丝,丝丝动。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施愚山宪长,招同韦剑威六匠、陈集生、张南士、徐伯调、平载问、过岳王祠,观宋高宗手敕,用文待诏,玉弇州韵

第六桥头,四望里、水青山绿。

柳荫下、幔舟舣岸,管笙低蹙。

过雨晓移东岭尽,清钟午度西林曲。

趁红裙、同拜岳王祠,闲追逐。双熊仗,排花谷。

交螭字,横荒麓。启玉函珠玺,凤鸾飞簇。

漫道明湖春去久,听子规、尚叫南枝木。

痛玉毫、散写作南枝,枝枝矗。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玉漏迟.白门张修崖,京口吕锡馨游越,同人公宴于右军祠下即事

右军祠下路,胜友高朋,一时云集。

修竹崇岩,遥想兰亭当日。

车毂骤如流水,交履舄、满堂笙瑟。何处觅。

华灯影里,管儿歌涩。

早是千里相思,更命驾能来,四愁都释。

南国佳人,邂逅相逢车笠。

梁苑邺宫难再,金樽满、倒倾安惜。漏转急。

今夕不知何夕。

形式: 词牌: 玉漏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