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史鉴所作的《哭林侍御五首》中的第五首,主题为哀悼故友林侍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思。
首句“绳愆共所职”,以“绳愆”比喻法律或规则,暗示林侍御生前恪尽职守,公正无私,其职责所在即是纠正错误,维护正义。这句既是对林侍御职业精神的赞美,也预示了他高尚的人格。
“下士出常情”则进一步赞扬林侍御超越常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即使在普通人眼中看似平凡的行为,于他而言却是出于内心的高尚情操。
“茶谱羞充贡,医方欲卫生”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林侍御高尚人格的敬仰。茶谱虽珍贵,但林侍御却不愿将其作为进献朝廷的贡品,而更愿意将医术用于救人,体现其淡泊名利、心系苍生的品质。
“人间不久住,世外若为行”则表达了对林侍御短暂人生与高尚追求之间矛盾的感慨。生命虽短,但林侍御却以自己的行动践行了高尚的人生理想,这种精神超越了世俗的界限。
最后,“想溘埃风起,乘云掩上征”以自然界的景象象征林侍御的灵魂升腾,仿佛随风飘散,最终化为云彩,前往另一个世界。这不仅是对林侍御离世的哀悼,也是对其高尚人格和精神追求的永恒纪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林侍御生平事迹的简述和对其高尚人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与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