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四首(其一)

紫塞烽烟接素秋,报传江郡腐儒忧。

龙舆早望回南狩,虎旅先须备上游。

黄阁谏书深国计,玉门羌笛散关愁。

将军亟奏三边捷,圣代何孤万里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濂的《秋怀四首(其一)》描绘了边塞烽火连天的秋季景象,引发了对江郡知识分子的忧虑。首句"紫塞烽烟接素秋"以壮阔的边塞烽火与清冷的秋天相接,渲染出紧张的战事气氛。次句"报传江郡腐儒忧"则点出诗人作为文人,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关切。

第三句"龙舆早望回南狩"暗示皇帝可能因战事而考虑南归,"虎旅先须备上游"强调军队需提前做好防御部署,显示出朝廷应对策略的严谨。接下来的"黄阁谏书深国计","黄阁"指宰相府,表明诗人关注国家大计,对宰辅们的谋略表示敬意。

"玉门羌笛散关愁"借羌笛之声传达出边关的哀愁,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悲凉情绪。最后一句"将军亟奏三边捷,圣代何孤万里侯",期盼前线将领能早日传来胜利的消息,同时也表达了对盛世中仍有英雄戍守边疆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边塞烽火、朝廷决策和边关愁绪,展现了诗人的忧国之情和对和平的渴望,体现了明朝士大夫的责任感和对圣明时代的期待。

收录诗词(54)

李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怀四首(其二)

潇湘枫落鳜鱼肥,楚客怀归未得归。

频望凤城询北使,尚闻龙舸驻南畿。

惊心关塞旌旗闪,旅食江湖谏疏稀。

本乏涓埃裨郡国,拟将勋业付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怀四首(其三)

闰年秋尽水城寒,积雨潇潇泽菊残。

五夜霜严回朔气,万家砧急趁江湍。

登楼兴减难成赋,报国才微合挂冠。

向晚关河悲落叶,仰天鸿鹄羡高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怀四首(其四)

黯黯江潭枫树林,异时屈宋并伤心。

萧森合入将归辩,憔悴犹传既放吟。

今古岁时供涕泪,水天楼阁倦登临。

浪为楚客焉能赋,肠断寒城日暮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城南题壁二首(其一)

赐免清朝分所宜,故园风月副幽期。

四愁那似张平子,三黜还同柳士师。

田径荷锄鸣犊晚,猎原吹角射禽时。

振衣自笑年来事,野醉川吟更属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