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万廷老见贻一首

梅花村上驻归帆,知有幽人住此庵。

谁遗疏香随舵尾,故怜春色在枝南。

溪前水落沙痕出,门外山横雪意酣。

诗似何郎情不浅,更留佳处后来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冬日景象。诗人以梅花为线索,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生活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梅花村上驻归帆,知有幽人住此庵”,开篇即点明地点与人物,梅花点缀的村庄,归来的船只,以及居住于此的隐士,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和谐的氛围。梅花不仅是自然界的美好象征,也暗喻着隐士高洁脱俗的品质。

颔联“谁遗疏香随舵尾,故怜春色在枝南”,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梅花的香气随风飘散,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受到春的气息。诗人通过“疏香”和“春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溪前水落沙痕出,门外山横雪意酣”,转而描绘了冬日的溪流与山景。随着水位的下降,沙石显露,山间积雪覆盖,透露出冬日特有的宁静与壮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尾联“诗似何郎情不浅,更留佳处后来谈”,则将话题转向了文学与情感。诗人以何郎(何逊)的诗歌为例,表达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情感深度的追求。同时,也邀请后人继续探讨和欣赏这诗中的美好之处,体现了对文化的传承与分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溪流、山景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和文学情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王柱史题密印师寮一首

岩下风轻进竹凉,道人身共翠梢长。

饥肠欲和春泉响,鼻观先参煮菜香。

何处人间有痴黠,不将身外较闲忙。

邻家柱史哦诗夜,未厌敲门月到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留题吕宣义知命小园一首

虽无万竹等封侯,半亩清阴趣自幽。

菘韭尚能供早晚,菊兰聊欲记春秋。

归来久已同彭泽,休去宁须问石头。

短褐飘零嗟我老,他年未往亦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学宫城墙眺望寄曾宏父

寂寞无毡老郑虔,登临此日意茫然。

云开北渚炊烟外,春到西城战血边。

江草唤愁无畔岸,官梅动兴得清便。

南风藻思传家旧,好寄东风御柳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诸曹泛舟城南曾守饷酒示诗次其韵

十年溪渚梦经行,更借风烟作眼明。

官身拟赴鸥鹭约,小敌忽逢诗酒勍。

今者不乐愧幽子,日后欲醉无曲生。

五马会寻芳草路,肯教绿叶便阴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