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秘丞

结发仕明世,四十列朝籍。

汉庭殊多贤,向子每叹息。

羁旅间何阔,相逢头已白。

车马故匆匆,复为北州客。

萧条大河渚,疲瘵空城域。

思得爱人长,而君著吏迹。

去思常蔼然,所居不赫赫。

推此化百里,坐当致繁殖。

常服子路言,有志千乘国。

饥馑师旅馀,可使义且力。

由来骋骐骥,历险始尽识。

尚恨此中小,颇复拘绳墨。

太平进取难,子云尝执戟。

金张许史间,无所用奇策。

不如课农桑,弦歌树风绩。

无由之武城,赠诗慰相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送杨秘丞》。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杨秘丞仕途生涯的感慨与祝福。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杨秘丞从年轻时便投身仕途,历经四十年,见证了汉朝众多贤士的风采,内心时常感叹。两人虽因生活奔波而久别重逢,却已两鬓斑白。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珍贵的感慨。

后半部分则描绘了杨秘丞在官场中的形象。他虽忙于公务,但心怀仁爱,所到之处,百姓皆感其恩德,虽不以显赫的政绩闻名,却以温和的治理方式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诗人赞扬了杨秘丞以农桑为本,以教化民众为己任的治国理念,希望他能在太平盛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杨秘丞的敬意与祝福,希望他能像孔子一样,到武城这样的地方,继续传播教化,让百姓受益,并通过诗歌表达这份深情厚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题孙昌龄归来亭

丈人发如漆,筋力不知老。

七十置官归,时人以为早。

多公逍遥志,所向豁怀抱。

虽云容膝安,不减专城好。

忘机睨云水,寓兴植芳草。

世故不经听,尘轨从却扫。

壮子官瀛洲,济美擅词藻。

亲欢适为主,家事意承考。

古云陶渊明,避俗非达道。

息交以绝游,自处何枯槁。

公为乡先生,里邑每倾倒。

一言可镇浮,不啻千金宝。

宦游失门户,驽蹇悲栈皂。

祝身得如公,每食心再祷。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寄题萧山岁寒堂直己亭

我兄昔高第,时论推捷敏。

由也政事科,五人实亲近。

古者邦诸侯,今之县令尹。

试材非不难,善政知所蕴。

投虚刃若新,利刜钟已泯。

遂驰能者声,肯作俗士窘。

高堂久颓挫,往者尝隐忍。

即事新栋梁,开轩凌隐嶙。

后凋拔天材,破的见标准。

山川濯襟尘,药饵纡客轸。

呜呼九州间,胜事岂有尽。

向观松桧姿,稍欲死蒿堇。

始知岩穴士,自古须汲引。

愿赋嘉树诗,为公广招隐。

形式: 古风

与亭

构亭彼为谁,高士自相与。

与游皆可人,与言是真语。

与醉不独醒,与歌从和汝。

与忘形骸迹,与偕同出处。

实与不待求,久与非强许。

世涂异冰炭,咫尺或龃龉。

开此与者风,宁当转弃予。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次韵穆父送仲至使北

结束大使车,张旃理轻策。

八荒已信浮,万里无直责。

由来昆弟欢,庸非一日积。

冠带引弓民,长城限疆埸。

边人安昼眠,老不逢斗格。

将帅剽甲兵,褒衣垂韨縌。

金缯出王府,百万载书籍。

候馆如鱼鳞,相望交国客。

外门名家驹,长大俨且硕。

诵诗三百篇,岂减崔亭伯。

斯焉思无邪,群书矧探赜。

指掌幽冀州,左右皆阡陌。

皇华一何远,区脱为我役。

前驱弩在覢,郊候抹红额。

天声畅无外,不必关塞斥。

但看书同文,依然具点画。

夷羞珍湩酪,胡舞喧匏革。

猎围得狐兔,割鲜亦奚择。

儒生自古贵,忠信行蛮貊。

虽令博望侯,何敢轻逢掖。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