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竹子为题材,借物抒情,展现了竹子高洁、坚韧的品质。首句“高节凌云不可攀”直接赞美了竹子超凡脱俗、直冲云霄的气节,暗示其难以触及的高度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成就。次句“风前时听佩珊珊”描绘了竹子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佩戴的玉佩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竹子在自然中的优雅姿态和生命力。
后两句“闲将玉管吹明月,人在潇湘犹未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自己在宁静的夜晚,手持玉笛对着明亮的月亮吹奏,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人在潇湘犹未还”一句,暗含了对远方、对理想之地的向往,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通过竹子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自然和谐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